信用卡逾期变呆账后,利息还会继续涨吗?
信用卡逾期后,很多持卡人最担心的就是利息和违约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逾期时间过长,银行可能会将这笔债务标记为“呆账”,这时候很多人会疑惑:变成呆账后,利息是不是就停止计算了? 实际情况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和银监会相关规定,银行在将债务列为呆账后,理论上应当停止计收利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持卡人可以高枕无忧,现实中,部分银行会将未偿还的利息和本金合并计入呆账金额,而有的银行可能继续按合同约定计算利息,直到持卡人还清或银行主动核销。更关键的是,呆账记录会直接导致征信报告出现“严重逾期”标记,影响未来5年内的贷款、就业甚至出行。
解决方案:三步阻断利息“隐形增长”
1、立即与银行协商停息挂账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向银行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成功签订协议后,利息将停止计算,且银行不得再收取违约金,需注意:协商需提供失业证明、大病诊断书等实质性困难证据。
2、优先处理本金协商
若银行不同意停息,可尝试签订“本金分期还款协议”,5万元呆账协商分60期,每月仅需还833元,这种方式虽需支付少量利息,但能避免债务持续膨胀。
3、警惕“呆账核销”陷阱
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银行核销呆账后仍保留追偿权。持卡人需主动要求银行出具《债务清偿证明》,避免多年后突然被起诉要求偿还“复活”的利息。
相关法条速递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贷款人可主张逾期利息,但最长诉讼时效为3年(自逾期之日起算)。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协商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不良信用记录自结清之日起保留5年。
信用卡呆账绝不是债务的终点,利息可能像休眠火山一样随时“复活”,关键在于持卡人是否采取主动:
逾期超3个月立即协商停息,避免被列入呆账;
已成呆账需在1年内完成债务重组;
收到法院传票后仍有15天答辩期可争取利息减免。
银行怕的不是欠款人贫穷,而是失联,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用法律武器争取最优解方,才是破解信用卡呆账困局的核心策略。
信用卡逾期变呆账后,利息还会继续涨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