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催收专员到底是做什么的?一文讲透行业真相
“追讨信用卡逾期款的工作到底叫什么?”许多负债人第一次接到催收电话时,心里都会冒出这个疑问,这类工作统称为信用卡催收专员,他们受银行或第三方外包公司委托,通过电话、短信或上门等方式追回逾期债务,但你知道吗?并非所有催收行为都合法,有些机构甚至会采取威胁、骚扰等灰色手段逼迫还款。
催收行业的“明规则”与“暗操作”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需在持卡人逾期60天后才能启动催收程序,正规催收人员会明确告知身份、委托方及债务详情,并全程录音,但现实中,部分第三方催收公司为提升业绩,会谎称“法务部”“调查科”,甚至伪造律师函、立案通知书,利用持卡人对法律后果的恐慌心理施压,更隐蔽的是,某些催收员会通过查询社保缴纳单位、联系亲友单位等方式扩大施压范围,这种行为已涉嫌侵犯隐私权。
遇到暴力催收怎么办?记住这3步自救法
1、立即取证:保存通话录音、短信截图,记录催收员工号及公司名称。
2、主动协商:直接联系银行信用卡中心申请停息挂账或个性化分期,根据《民法典》第678条,持卡人有权要求协商符合还款能力的方案。
3、法律反制:若遭遇夜间骚扰、语言侮辱等情况,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报警,并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68条向银保监会投诉。
**重点法条指引
- 《刑法》第293条:催收非法债务罪明确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方法催收高利贷等非法债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严禁非法收集、使用他人个人信息,违规催收方最高面临营业额5%的罚款。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信用卡逾期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四倍的部分,持卡人可拒绝支付。
**小编划重点
信用卡催收本质是合法债权管理行为,但持卡人享有知情权、协商权和人格尊严权,遇到催收时务必保持冷静,优先与银行官方渠道沟通,切勿轻信“减免手续费”“代协商”等中介话术。法律永远保护积极面对债务的诚信者,恶意逃避或妥协于非法催收,只会让问题更复杂。
信用卡催收专员到底是做什么的?一文讲透行业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