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信用卡逾期新规定出台,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受疫情影响,许多持卡人因收入骤减陷入信用卡还款困境。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关于疫情期间信用卡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因疫情导致逾期的持卡人提供政策支持,但具体有哪些新规?持卡人又该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新规核心:减轻持卡人还款压力
根据最新规定,因疫情导致经济困难的持卡人可申请最长6个月的还款宽限期,且宽限期内不收取违约金、不计入征信不良记录,银行需主动对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利息减免或分期还款方案,并简化申请材料流程。已产生的逾期记录可向银行申请“疫情特殊标识”,避免影响未来贷款审批,这些措施旨在平衡银行风险防控与民生保障,但持卡人需主动联系银行并提供收入证明、医疗隔离证明等材料,才能享受政策红利。
解决方案:三步走化解逾期风险
1、立即与银行协商:拨打信用卡客服热线,说明疫情影响的具体情况(如失业证明、隔离通知等),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2、优先处理本金:若无法全额还款,可协商优先偿还本金,避免利息滚动增加债务。
3、善用政策保护信用:通过银行APP或征信中心官网查询逾期记录是否标注“疫情原因”,若未标注需在1个月内提出异议申诉。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80条: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失业、疾病等特殊原因可协商个性化还款协议。
- 银保监办发〔2022〕191号文件:明确疫情期间信用卡逾期处理细则。
小编总结:权利在手,更需主动作为
疫情信用卡逾期新规为持卡人织就了一张“安全网”,但政策落地关键在于持卡人的及时行动,需牢记三点:早沟通、留证据、盯征信,银行虽承担社会责任,但不会主动排查用户困难情况,唯有把握政策窗口期,才能将逾期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特殊时期,法律既保护债权人也维护债务人权益,合理运用规则方能实现双赢。
疫情信用卡逾期新规定出台,持卡人该如何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