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财产有争议怎么办?可以打官司解决吗?
离婚后,夫妻双方因财产分割问题产生矛盾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一方隐瞒财产、转移资产,或者对共同财产的认定存在分歧,都可能引发争议。离婚后对财产有争议还能不能通过诉讼解决?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若发现对方存在隐瞒、转移财产的行为,或者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有异议,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一般为离婚后三年内(自发现财产争议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这一期限,法院可能不再受理,诉讼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例如银行流水、房产证明、聊天记录等,证明财产的真实归属或对方存在过错。
争议财产如何解决?三步走方案
1、协商优先:如果双方矛盾不尖锐,可尝试通过协商重新分配财产,并签订补充协议,这种方式省时省力,但需双方自愿。
2、调解介入: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婚姻家庭调解机构申请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一致意见。
3、起诉维权:若前两种方式均无效,可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法院将根据财产性质、贡献度、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判决。
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另一方有权请求再次分割。
《民法典》第1063条:明确夫妻个人财产范围(如婚前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避免争议扩大。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小编总结
离婚后的财产争议并非“无解死局”,法律为当事人提供了明确的维权路径。核心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及时行动,把握诉讼时效;二是扎实取证,确保主张有理有据,无论是房产、存款还是股权分割,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都会公平裁决,如果您正面临类似困扰,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针对性策略,避免因拖延或证据不足而丧失主动权。
离婚后对财产有争议怎么办?可以打官司解决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