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债务处理是真的吗?小心这些解债套路别踩坑!
“负债还不上,找专业机构处理逾期债务,减免利息、分期还款……”你是否在短视频平台或社交软件上刷到过这类广告?面对逾期压力,很多人病急乱投医,但所谓的“债务处理服务”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深坑?
一、逾期债务处理服务是“真需求”,但行业鱼龙混杂
逾期债务处理本身是真实存在的法律需求,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与债权人可通过协商调整还款方案,甚至申请司法调解,现实中,一些专业律师或合规机构确实能帮助负债人梳理债务、制定还款计划,或通过法律途径降低高额利息。
但问题在于,市面上大量“解债公司”打着“专业处理逾期”的旗号,实际却是“割韭菜”的套路:
收费后玩消失:以“前期服务费”为名收取高额费用,随后拖延甚至失联;
伪造法律文书:谎称能通过“内部关系”消除征信记录,实际伪造法院文件;
暴力催收转嫁:低价收购债权后,转而用骚扰、恐吓手段逼迫还款。
(👉关键提示:任何承诺“百分百消除债务”“无视征信修复”的机构,基本可判定为诈骗!)
二、如何辨别合法债务处理与非法骗局?
合法途径 | 非法套路 | |
提供具体法律方案(如协商分期、债务重组) | 模糊处理流程,只强调“交钱就能解决” | |
收费透明,按阶段支付服务费 | 要求一次性预付高额费用 | |
依托《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操作 | 声称“走后门”“内部渠道” |
真正有效的债务处理逻辑是:
1、梳理债务优先级:区分信用卡、网贷、民间借贷的法律属性;
2、主动协商还款:通过银行客服、官方渠道申请停息挂账或分期;
3、司法救济:针对违规高利贷,可向法院主张调整利息(年利率超过LPR4倍部分无效)。
三、律师建议:债务危机中如何自救?
1、优先处理信用卡及正规贷款:避免刑事责任风险;
2、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包括催收短信、通话录音,作为维权证据;
3、向地方金融调解中心求助:北京、上海等地已开通免费调解服务;
4、谨慎选择第三方机构:核查其是否具备法律资质(如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刑法》第266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构成诈骗罪。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逾期债务处理本身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实现路径必须合法合规。 与其相信“捷径”,不如主动学习《民法典》债务篇、咨询正规律师,或通过法院调解程序解决问题。所有绕过法律框架的“债务优化”,最终都可能让你从负债者变成受害者。
逾期债务处理是真的吗?小心这些解债套路别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