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造谣怎么判定
一、未成年造谣怎么判定
判定未成年造谣,需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其一,行为主体为未成年人,即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这是判定的前提条件。
其二,存在造谣的客观行为。所谓造谣,通常是指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进行传播的行为。比如,无中生有地编造他人的不良行为、虚假经历等,并通过口头、书面、网络等各种途径向不特定多数人传播。
其三,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损害后果。若谣言的传播范围较广,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或者对特定对象的名誉、声誉等造成损害,如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等,更能认定为造谣行为。
不过,在对未成年造谣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心智成熟程度等因素。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以、矫治为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除特定严重犯罪外,通常也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已满十六周岁的,若造谣行为情节严重,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责任等。
二、网络造谣怎么判刑
网络造谣的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形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是。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等情形。
三是。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有网络造谣的行为会被判多久
网络造谣行为的量刑,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所触犯的来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构成诽谤罪。若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例如,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是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利用网络编造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编造虚假的社会事件引发公众恐慌,导致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三是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网络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造谣怎么判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