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打假赔偿协议
一、食品打假赔偿协议
关于食品打假的赔偿协议,通常在消费者发现在所购买的食品中存在质量缺陷或者被误导而产生的虚假宣传情况下,与食品制造商或销售商进行协商后所达成的经济赔偿以及其它形式的补偿措施。在此类协议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额的确定、如何支付赔偿款、赔偿款支付的期限、对于违约行为所承担的责任等等。作为消费者,他们有权利提出索赔请求,并且可以依法规定来主张获得惩罚性的赔偿金。而作为食品制造厂商或销售商,他们应当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认真担负起产品质量的责任,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之时,应该积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寻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赔偿协议,以此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自身的商业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二、打假过期食品怎么赔偿
在行业经营活动中,如商家出现销售掺杂、以次充好或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此类损害权益之举将由司法部门依据相关法规要求作出最高赔偿额三倍的裁定。若三倍赔偿数额仍未达到五百元人民币,则应按照五百元人民币的标准进行赔偿。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商家在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的,需对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进行双倍赔偿,且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人民币时,也应按照五百元人民币的标准执行。
三、销售有害食品罪判多久
销售有害食品的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会被判定为五年以下或五年以上,但最高刑期不会超过十年。根据相关,该类罪犯在面临刑事指控时,有可能会被判处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是。
如果销售的有害食品引发了严重的事件或者其他严重的食源性疾病,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和危害,那么,此类罪犯将会被依法判处五年以上,但不得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承担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超过二倍以下的。
以上是关于食品打假赔偿协议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