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信用逾期记录真的能消除吗?权威解答来了!
"居家隔离断了收入,信用卡账单逾期半年了,征信报告还能救吗?"最近收到大量读者咨询疫情期间信用逾期的处理问题。疫情确实让部分人群遭遇非主观故意的失信风险,但逾期记录并非完全无法消除,根据央行2020年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疗、隔离观察或因疫情停工停产导致经济来源中断的群体,可向金融机构提交证明材料申请信用修复。
▶ 解决方案三步走:
1、主动协商还款计划:立即联系银行/网贷平台说明情况,提供隔离证明、失业证明或医疗诊断书等材料,协商个性化分期方案,某股份制银行数据显示,疫情期间63%的逾期客户通过协商获得利息减免。
2、征信异议申请: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5年内可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2022年某地法院判决案例中,因封控导致逾期的张某成功撤销了征信不良记录。
3、修复证明存档:完成还款后务必索要《信用修复确认函》,同步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提交异议处理结果备案,确保信用系统及时更新。
▌法条支撑: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
• 银保监会〔2020〕10号文:对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应灵活调整信贷还款安排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小编划重点:
疫情期间信用修复存在"黄金三个月"原则——从解除隔离/恢复收入之日起三个月内处理成功率最高,特别注意要保留好所有官方出具的疫情相关证明文件,某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显示,备齐材料的修复申请通过率可达78%,但切记不要轻信"征信洗白"广告,正规渠道才能保障权益,遇到银行推诿时,可拨打12378银保监会热线投诉维权。
疫情期间信用逾期记录真的能消除吗?权威解答来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