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贷款逾期被银行起诉了怎么办?3步化解危机,避免资产流失
企业经营中,资金链断裂、贷款逾期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银行采取法律手段起诉公司,企业主该如何应对?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破局?关键在于理清法律责任、制定应对策略,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一、贷款逾期被起诉的核心处理逻辑
1、第一步:核实银行起诉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 收到法院传票后,第一时间联系律师核实起诉材料,确认银行是否已履行“催告义务”(如发送书面通知、电话沟通等),若银行未提前告知直接起诉,可能涉及程序瑕疵,可尝试协商撤诉。
- 检查贷款合同中的“违约条款”,明确逾期利息、违约金是否合法(根据《民法典》第676条,利息不得超过LPR的4倍)。
2、第二步:主动协商还款计划,争取庭外和解
银行起诉的核心目的是收回资金,而非让企业破产,企业可提交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材料,证明还款意愿和能力,申请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
- 案例参考:某制造企业因疫情导致逾期,通过提供未来订单合同与银行达成“延期6个月+分期偿还本金”的协议,成功撤诉。
3、第三步:法律应诉与资产保全并行
- 若协商失败,需通过法律程序应诉。重点抗辩方向包括:
- 银行是否存在违规放贷(如未核实抵押物价值);
- 利息计算是否超出法定范围;
- 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政策调整)导致的逾期。
-提前转移或冻结核心资产(需合法合规),避免因败诉导致生产线、账户被查封。
建议参考:企业如何预防贷款纠纷?
定期审计财务风险:建立现金流预警机制,避免“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保留沟通证据:与银行的每一次协商均以书面形式记录,必要时录音;
抵押物评估透明化:确保抵押物价值与贷款额度匹配,避免银行后续主张“资产不足”。
**相关法条依据
1、《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必须符合“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若银行未充分催告,可申请驳回起诉。
3、《企业破产法》第32条:企业在濒临破产时,可申请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方案。
公司贷款逾期被起诉并非“绝境”,核心在于快速反应与专业应对,企业主需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消极逃避,导致资产被强制执行;二是盲目妥协,接受不合理的还款条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介入,从法律程序、财务谈判、资产保全多维度制定策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法律是底线,也是工具,用好它,危机亦可转为生机。
公司贷款逾期被银行起诉了怎么办?3步化解危机,避免资产流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