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航法务帮忙处理网贷债务是真的假的?律师揭露背后真相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刷到“法航法务帮忙处理网贷债务”的广告,声称能通过法律手段“减免利息”“延期还款”,甚至“消除征信污点”,这种宣传听起来像是雪中送炭,但背后究竟是专业的法务援助,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作为一名律师,今天从法律角度为大家揭开真相。
一、网贷债务处理市场的“灰色地带”
网贷逾期后,负债人面临催收压力、高额利息和征信问题,急需解决方案,一些机构利用这种心理,打出“法务团队”“债务重组”等旗号,宣称能通过“内部关系”或“法律漏洞”帮债务人脱困。但现实中,正规法律服务机构极少承诺“100%解决问题”或“快速消除债务”,因为这些表述本身就涉嫌虚假宣传。
以“法航法务”为例,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发现,其工商注册信息多为“法律咨询”类公司,不具备律师事务所资质,而“债务处理”业务也游离于法律服务的边缘,这类公司通常的操作模式是:收取高额服务费(几千到数万元不等),再让负债人配合“拖延还款”或“协商分期”。若协商失败,他们往往以“不可抗力”为由推卸责任,最终让负债人钱债两空。
二、法律视角:哪些“承诺”可能是骗局?
1、“减免全部利息,只还本金”
根据《民法典》第680条,网贷利息若未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约15.4%),属于合法范围。债权人无义务减免利息,除非双方自愿协商,若机构声称“强制减免”,大概率是伪造文件或拖延战术。
2、“修复征信,消除逾期记录”
征信记录由央行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无权私自修改,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只有因银行或网贷平台失误导致的错误记录,才能申请更正。所谓“内部渠道洗白征信”纯属谎言,甚至可能涉及伪造公章等刑事犯罪。
3、“债务重组后无需再还款”
债务重组需经债权人同意,且重组方案需符合法律规定。若机构教唆负债人“失联”或“转移财产”,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反让负债人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三、律师建议:如何合法应对网贷债务?
1、核实机构资质
选择有《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律所,律师信息可在“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查询。警惕“法务公司”“咨询机构”等非执业主体。
2、优先与债权人直接协商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负债人可主动向银行或网贷平台申请分期还款。协商时保留书面记录,避免口头承诺。
3、警惕“预付费”陷阱
正规律师代理费按阶段收取,且需签订书面合同。若对方要求一次性支付高额费用,务必谨慎。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刑法》第224条:以虚构服务骗取财物,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律师法》第13条:非律师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
网贷债务没有“捷径”可走,所谓的“法务帮忙”往往是利用焦虑心理收割韭菜,面对债务问题,最稳妥的方式是通过合法途径与债权人协商,或寻求正规律师援助。任何承诺“百分百解决问题”的机构,都可能藏着你意想不到的风险。
法航法务帮忙处理网贷债务是真的假的?律师揭露背后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