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不用慌了?2023年国家出台哪些宽限政策?
近期不少持卡人发现,银行催收电话变少了,征信报告上的逾期记录标注也出现了变化,这背后是国家针对信用卡逾期问题推出的"人性化政策调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023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信用卡逾期违约金计算规则、征信影响周期、协商还款机制均发生了重要调整。
政策核心变化有三点:
1、违约金改为"利息封顶":取消单月无限叠加的违约金,改为逾期利息不超过未还本金的1.5%/月(年化18%),避免"利滚利"导致债务失控。
2、征信宽容期延长至60天:逾期超过60天才会被上报征信系统,此前普遍为30天,给予持卡人双倍缓冲时间。
3、银行须主动提供协商方案:当持卡人逾期超过90天,银行必须提供至少两种分期还款方案(如12期免息分期或本金打折结清),不得强制要求一次性还款。
解决方案建议:
逾期30天内:立即联系银行申请"容时容差"服务(多数银行提供3天宽限期+100元差额豁免)
逾期60天内:通过银行官方APP提交《特殊情况下调利率申请书》,提供失业证明、医疗单据等材料,可申请利息减免
逾期90天以上:要求银行出具《信用卡债务重组方案确认函》,优先选择最长60期的本金分期方案
法条依据: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发卡银行应当为持卡人提供至少两种债务重组方案"
- 《民法典》第680条:"借款利息不得预先扣除,逾期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当前为13.2%)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不良信息自终止之日起保存5年",新政策明确逾期协商成功即视为债务终止
小编总结: 新政策本质上在平衡金融秩序与民生保障,既遏制"以卡养卡"的投机行为,也保护因突发状况陷入困境的持卡人,但需特别注意,政策利好不等于纵容逾期——所有协商方案必须通过书面协议确定,切勿轻信催收人员的口头承诺。主动沟通比逃避更能解决问题,用好政策工具才能实现债务"软着陆"。
信用卡逾期不用慌了?2023年国家出台哪些宽限政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