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依据是什么
一、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依据是什么
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似性比较:将被控侵权的外观包装与享有权利的外观设计进行细致的对比,从整体视觉效果出发,判断两者在形状、图案、色彩等方面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如果相似程度较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就可能构成侵权。
2. 接触可能性:需要考虑侵权方是否有接触到在先权利外观设计的机会。如果侵权方无法合理说明其外观设计的来源,且与他人的在先权利外观设计相似,那么就增加了侵权的可能性。
3. 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判断外观包装是否容易引起混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不会进行细致的专业分析,而是基于整体的视觉感受来判断商品的来源。如果普通消费者容易将被控侵权的外观包装误认为是享有权利的外观设计,那么就构成侵权。
二、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比被侵权产品的外观包装与涉嫌侵权产品的外观包装,若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相近,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可能构成侵权。其次,从形状、图案、色彩等构成要素来看,若涉嫌侵权产品在这些要素上与被侵权产品相同或相似,且这种相似并非出于巧合,而是具有实质性相似,那么就可能构成侵权。再者,考虑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以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注意力水平为标准,如果普通消费者施以一般注意力后,难以区分两者的外观包装,就可能认定为侵权。总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外观包装的侵权情况。
三、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标准有哪些
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相似性判断:被侵权的外观包装与涉嫌侵权的外观包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是否相似。要考虑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组合等要素,若两者给一般消费者留下的整体印象相近,可能构成侵权。
2. 普通消费者标准:以普通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依据,判断是否容易导致混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仅从外观包装上是否容易误认为是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包装。
3. 接触可能性:侵权方是否有接触到被侵权方外观包装的机会。如果侵权方无法接触到被侵权方的包装,那么其使用相似包装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构成侵权。
4. 显著性: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的外观包装更容易获得法律保护。如果被侵权方的外观包装具有独特的设计,而侵权方的包装与之相似,更容易被认定为侵权。
以上是关于外观包装的侵权认定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