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被起诉了怎么办?调解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网贷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逐年增多,很多人在收到法院传票时手足无措,担心影响征信甚至面临财产冻结。调解是解决网贷纠纷的高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正确操作才能既维护权益又避免进一步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贷起诉的调解策略。
**一、网贷起诉调解的三大核心步骤
1、主动沟通,明确诉求
收到起诉通知后,切勿逃避。第一时间联系贷款平台或法院表达调解意愿,说明自身经济状况(如失业、疾病等),并提出可行的还款方案,可协商分期还款、减免部分利息或延长还款期限,实践中,平台为降低诉讼成本,多数愿意接受合理调解。
2、书面协议,锁定细节
口头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务必要求平台出具书面调解协议,明确还款金额、周期、减免条款及违约责任,特别注意协议中是否包含“放弃起诉”或“结清证明”等内容,避免后续纠纷。
3、司法确认,保障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1条,双方达成调解后,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审查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若平台未来反悔,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彻底解除后顾之忧。
**二、调解中必须警惕的“坑”
警惕“先付诚意金”陷阱:部分平台要求调解前支付高额费用,可能涉嫌诈骗,务必通过法院或正规渠道操作。
保留所有证据:通话录音、聊天记录、还款凭证等需完整保存,《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提供原始合同。
避免“以贷养贷”:调解方案需量力而行,切勿为缓解短期压力再次借贷,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律师建议参考
1、收到起诉材料后,15天内提交答辩状,可争取更多协商时间;
2、若平台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规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可主张利息超过LPR4倍部分无效;
3、经济困难者可向法律援助机构求助,或通过法院“诉前调解通道”降低成本。
**相关法条链接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纠纷,适宜调解的应先调解。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人民调解法》第33条: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可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的本质是“以退为进”,既能避免诉讼对个人信用的影响,又能通过法律手段约束平台行为,但需牢记:调解不等于妥协,一切方案需建立在合法、公平的基础上,若遭遇平台施压或条款不公,务必寻求专业律师协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最后提醒:网贷有风险,借款需理性;纠纷莫慌乱,调解有路径。
网贷被起诉了怎么办?调解真的是最佳选择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