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被剪辑的录音侵权
一、怎么判断被剪辑的录音侵权
确认录音版权:得搞清楚这录音到底是谁的,是原创还是别人买来的。
大部分时候,原创或者有合同协议的人就是版权所有者。
为啥剪辑?:弄明白你为什么要剪辑这玩意儿,是为了评论、新闻、教书还是研究呢?这样有时就可以算作“合理使用”。
但如果你想搞个新东西出来,而且符合“转换性使用”的条件,那就不算侵权啦。
剪辑真实吗?:看看你剪辑后的内容跟原来的录音是不是一样,没被你扭曲吧。
如果你把原意都改了,那就可能侵犯到原作者的精神权益了。
赚钱了吗?:看你是不是用这个剪辑的录音去赚钱了,比如卖出去、播放给大家听等等。
如果你没经过人家同意就拿去赚钱,那肯定是侵权了。
有授权吗?:你有没有问过原录音版权所有者能不能让你剪辑呢?如果你没得到允许,那么就算你没赚钱也可能会侵权哦。
影响大不大?:你得想想你这么一剪辑,会不会影响到原录音的市场价值和收入啊。
如果因为你的剪辑,原作的市场需求下降了,那你可能就侵犯了版权里的经济权益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一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四十二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二、怎么驳回对方起诉侵权
提:如果觉得案子不该归这儿管,那就告诉把案子交给别的法院处理吧!提交答辩状:早点交答辩状,一般就是收到起诉书以后15天之内,把你家孩子有哪里做得不对解释清楚,然后告诉法官没有证据或者缺少法律支持之类的。
找证据反驳:找些证据来证明你没做错什么或者对方说的不对,比如不在场证明、授权使用证明等等。
法律抗辩:看情况,提出一些法律上的理由,比如诉讼时效过了、重复起诉、一事不再理原则、原告资格不够、侵权行为不成立等等。
申请驳回起诉:在答辩状里或者另外再写个动议,让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直接驳回对方的起诉。
参加庭审:别忘了去法庭,通过质证和辩论,把你的观点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对方起诉的问题在哪儿。
上诉:如果一审法院没驳回对方起诉还给你判了个不好的结果,那就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法院上诉,要求推翻原判,驳回对方的起诉。
三、如何判定侵权抄袭
先看受版权保护吗:看看被指抄袭的那篇文章是不是有《著作权法》罩着呢。
就是说,这篇文章得是原创的,才有独特之处,才能得到法律保护,像咱们常看到的书啊画啊都算。
引用得适当吗:再看看所说的抄袭到底是不是超标嘞。
适当的引用就是为了评论啦、解释啦、教课啦、研究啦这些事儿,用别人的东西时得注明出处。
要是引用得太多,那就可能是侵权了哦。
有没相似处:最后再看看抄袭的和原来的文章有没有“本质”上的相似。
这就跟平常咱们看待事物一样,从大众视角出发,看看这俩文章在表述上是不是很像,让大家觉得被告的作品好像是盗用了原告的点子或者表现手法似的。
真的造成伤害了吗:侵权抄袭得确实对人家造成实际伤害才行。
就比如说,抄袭让原作者的钱包瘦了或者名声臭了。
行为人有错吗:最后,认定抄袭还得看行为人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就算他不是故意的,但因为粗心大意而侵犯了别人的版权,也是要负责任的。
以上是关于怎么判断被剪辑的录音侵权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