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网贷逾期后接到十堰仲裁委电话,真的会被起诉吗?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2-23)金融债务6

最近不少网友反映,因网贷逾期突然接到自称“十堰仲裁委员会”的电话,声称要启动法律程序,甚至威胁冻结资产、列入失信名单,这种来电究竟是否可信?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作为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仲裁委不会通过电话直接催债,但网贷逾期的法律风险真实存在,下面从专业角度解析关键问题,并提供实用建议。

一、接到十堰仲裁委电话,先做这3件事

1、核实对方身份

接到电话时,首先要求对方提供仲裁案件编号、立案通知书及书面材料,并说明:“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机构需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若对方仅口头催促或要求私下转账,极可能是诈骗。

重点提醒:十堰仲裁委的官方电话可通过其官网(www.shiyanac.org)查询,切勿直接回拨来电号码。

2、保留证据,避免情绪对抗

通话中全程录音,记录来电时间、号码及沟通内容。即使确实存在仲裁案件,也要冷静回应,“我会委托律师处理,请通过书面形式发送相关材料。”避免因慌乱说出“不还钱”等可能被断章取义的话。

3、主动查询案件真实性

登录“中国仲裁网”或致电十堰仲裁委(0719-8112345)核实案件信息,若确认案件存在,需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若未收到书面通知,可向当地司法局举报冒用仲裁名义的行为。

**二、网贷逾期被仲裁的3大法律后果

1、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根据《仲裁法》第62条,若仲裁委作出裁决后,借款人未按约定履行,网贷平台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意味着银行账户、房产等资产可能被查封。

2、征信记录受长期影响

即使最终协商还款,逾期记录仍会在征信报告中保留5年,直接影响未来贷款、就业甚至子女教育。

3、可能面临“限高令”

若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高消费,包括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生活便利性大幅下降。

**律师建议:3步化解风险

1、协商优先,争取分期还款

主动联系网贷平台,提供收入证明或困难材料(如失业证、医疗记录),要求减免利息或延长还款期。协商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明还款意愿而非能力

2、委托律师介入仲裁程序

若已进入仲裁阶段,建议聘请律师审查合同条款。部分网贷合同存在利率超限(超过LPR4倍)或违规收取服务费的问题,可能直接导致仲裁请求被驳回。

3、警惕“反催收”陷阱

网上所谓的“债务重组”“停息挂账”服务多属灰色产业,可能涉嫌伪造证明文件,务必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

**相关法条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4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五日内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网贷逾期被仲裁委联系,本质上是一场法律博弈而非单纯的催收,借款人需理性区分“真仲裁”与“假威胁”,通过核实程序、保留证据、主动协商三步破局。逃避只会让问题恶化,积极应对才能减少损失,若对流程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网贷逾期后接到十堰仲裁委电话,真的会被起诉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275828.html

网贷逾期后接到十堰仲裁委电话,真的会被起诉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