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老板赖账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合法讨薪!
"入职时老板说先试工不用签合同,现在半年没发工资了怎么办?"这是我最近接到的一宗真实咨询案例,当劳动者遭遇未签合同且被拖欠薪资的双重困境时,维权更需要掌握法律武器。
一、3步锁定关键证据链
1、电子证据优先保存:微信工作群记录、考勤打卡截图、工资转账记录(即便只有部分)等电子证据,务必通过录屏+云端备份双重保存。
2、人证物证协同作战:同事的书面证言与工作场所照片形成证据闭环,特别注意收集带有公司标识的工作场景影像。
3、隐形证据显性化:工牌、工作服、会议纪要等实物证据,建议通过公证处固定证据效力。
二、劳动仲裁全流程解析
1、立案阶段:携带身份证原件及3份证据复印件到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填写《仲裁申请书》时,诉求项务必写明"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工资"双项主张。
2、调解环节:仲裁委立案后7个工作日内会组织调解,此时可提出"工资+未签合同双倍赔偿"的复合诉求。
3、庭审要点:重点针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举证,可引用工作时产生的报销凭证、项目文件等辅助证明。
三、诉讼阶段决胜策略
若仲裁败诉,15天内向基层法院起诉。庭审中要着重指出:
- 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工资支付凭证
- 无法合理解释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内容
- 否认劳动关系却无法说明劳动者提供劳务的合法性
建议参考:
1、优先通过"12333"全国人社服务平台在线投诉
2、善用"中国法律服务网"在线申请法律援助
3、注意1年仲裁时效期,从欠薪行为终止日起算
相关法条:
1、《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6条: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小编总结:
在劳动纠纷中,"没签合同"恰恰可能成为用人单位的致命软肋,通过系统收集日常工作痕迹,善用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劳动者完全能扭转被动局面。每一次微信工作交流、每一张工作照片、每一份签收单据,都是构建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力砖石,维权路上不必孤军奋战,劳动监察、法律援助、仲裁机构构筑的三重保障体系,就是劳动者最坚实的后盾。
没签合同老板赖账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合法讨薪!,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