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协商只还本金,钱到底该怎么打?小心这一步走错全白费!
“网贷逾期了,利息越滚越多,好不容易和平台谈好只还本金,但对方让我直接转账到某个私人账户,这靠谱吗?”这是许多负债人协商还款时最担心的环节——钱到底该怎么打才安全?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务角度,手把手教你如何规范操作。
一、协商成功后,打款必须守住3条“铁律”
1. 必须签订书面协议再转账
口说无凭!无论平台客服如何承诺“只还本金”,必须要求对方出具加盖公章的《还款协议书》或《债务结清确认函》,明确约定还款金额、方式及违约责任,曾有案例显示,负债人轻信口头承诺转账后,平台以“未结清利息”为由继续催收,最终因缺乏书面证据陷入被动。
2. 坚持对公账户付款
法律规定网贷平台资金往来必须通过公司账户。若对方要求转入私人账户、第三方代收账户或不明APP,务必拒绝!可通过天眼查核实平台对公账户信息,转账时备注“本金结清款”,并保存电子回单,某法院判决中,借款人因将20万元转入业务员个人账户,被认定“未履行还款义务”,损失惨重。
3. 分期支付要留“保护锁”
若协商分期偿还本金,每笔转账都需备注“第X期本金还款”并索要收据,建议在协议中增加条款:“甲方按期足额支付本金后,乙方不得再主张利息、违约金等任何费用”,去年某案例中,借款人因未保留分期凭证,被平台起诉要求支付剩余利息,最终因证据链完整胜诉。
二、避开3大“转账雷区”,否则协议作废!
雷区1:通过非官方渠道还款
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风险极高!某平台催收员诱导借款人扫码支付2万元后携款消失,法院认定该笔还款无效。务必通过借款合同载明的还款渠道操作,如银行柜台转账、官方APP在线还款等。
雷区2:未核实账户直接付款
某负债人收到冒充平台客服的短信,将3万元转入诈骗账户。转账前需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双重确认账户信息,警惕“账户变更”等话术陷阱。
雷区3:轻信“销账承诺”不拿凭证
即使完成转账,必须索要《结清证明》并在央行征信报告核实更新,曾有平台在收到款项后未及时销账,导致借款人征信逾期记录持续累积。
**法律依据与维权路径
根据《民法典》第672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明确:“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若平台违规收取高息,可向当地金融监管局投诉(投诉电话:12378),或通过法院主张调整过高利息。
**实操建议:安全还款四步法
1、录音+书面协议双保险
2、对公转账+备注用途
3、实时保存所有凭证
4、45天内核查征信报告
协商还本金本质是债务重组,既要维护自身权益,也要遵守契约精神。合规的协商从不是“求来的施舍”,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把握住协议签订、转账凭证、结案证明三大核心证据链,才能真正实现无后顾之忧的“上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