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费到底怎么算?这些潜规则你都知道吗?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有位租客小王刚通过中介找到房子,签合同时突然被告知要交两个月租金当中介费,这让他措手不及:"中介费怎么算?难道不是房东和租客各付一半?"类似纠纷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中介费的计算门道。
中介费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模式:
1、比例收费:最常见于房产交易,通常按成交价的1%-3%收取,例如500万的房子,中介费可能在5万-15万之间浮动。
2、定额收费:部分租房中介采用固定金额,如北京某些区域单次租房服务费为月租金的100%。
3、分段收费:少数平台将服务拆分为带看费、合同服务费等单项收费。
但实际操作中,中介机构常存在模糊收费比例、隐瞒附加条款、强制捆绑服务等问题,去年上海就出现过中介以"贷款服务"为由额外收取总房款0.5%的案例,最终被法院认定违规。
解决方案:
① 签约前必须要求中介出具物价局备案的收费标准,重点核对三项内容:
- 基础服务费的计算基数(成交价/租金/评估价)
- 是否包含权证代办等附加服务
- 退费条件及违约金比例
② 善用《民法典》第962条,对于中介隐瞒重要事实的,可主张不支付或减少中介费,例如某中介未告知房屋存在抵押登记,租客成功追回40%服务费。
③ 通过"定金+尾款"支付模式降低风险,建议将20%-30%费用留至过户或交房后支付,并在合同中注明:"若因中介方过失导致交易失败,已付款项全额退还"。
法条依据:
- 《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中介服务实行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有权拒绝强制交易行为。
-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
小编总结:
中介费的本质是知识服务对价,但现实中往往演变成"信息差暴利",记住三个维权口诀:"收费标准要备案,支付节点分阶段,证据链条要闭环",遇到中介坐地起价时,可立即拨打12358价格监管热线举报,今年已有超2000起投诉通过该渠道获得妥善解决,毕竟,我们花钱买的是专业服务,而不是"套路陷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