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逾期被银行起诉后,如何协商撤诉避免上征信?
房贷逾期被银行起诉,是许多借款人最不愿面对的困境,面对法院传票,有人选择逃避,有人慌乱无措,但真正理智的做法是主动与银行协商撤诉,争取化解危机,如何通过有效沟通让银行撤回诉讼?今天就从法律实操角度为你拆解核心策略。
**一、协商撤诉的三大核心步骤
1、主动沟通:第一时间联系银行表明还款意愿
收到起诉通知后,切勿失联或拖延,立刻通过银行客服、信贷经理或法务部门表达还款诚意,说明逾期原因(如突发疾病、失业等客观困难),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证明、离职证明),这一步的关键是让银行看到你的还款能力和诚意,而非恶意拖欠。
2、提出可行方案:分期还款或部分减免
根据《民法典》第533条,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可协商变更合同,借款人可尝试提出以下方案:
短期资金周转方案:承诺在1-3个月内补足逾期款项,并支付罚息。
长期分期计划:将剩余贷款本金重新分36-60期偿还,降低月供压力。
利息减免申请:若因特殊困难(如重病、自然灾害),可申请减免部分罚息或违约金。
注意:银行是否接受取决于逾期时长、历史还款记录及抵押物价值,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签订书面协议,同步申请撤诉
双方达成一致后,务必要求银行出具书面和解协议,明确还款金额、周期及撤诉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5条,原告在判决前可申请撤诉,但需法院审查同意,协议中需约定银行在收到首期还款后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书》,避免后续纠纷。
二、律师建议:避免踩坑的3个关键点
1、不要盲目承诺无法履行的还款计划
若二次违约,银行可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甚至拍卖房产,务必根据收入制定可落地的方案,必要时可提供担保人。
2、警惕“调解陷阱”
部分银行可能在调解中要求借款人承担全部诉讼费、律师费,需明确费用分摊比例,必要时引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29条争取减免。
3、同步处理征信修复
即使撤诉成功,逾期记录仍可能影响征信,可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在结清欠款后向银行申请开具《非恶意逾期证明》,并提交征信异议申诉。
**相关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678条:借款人可申请展期,银行同意后可延期还款。
2、《民事诉讼法》第143条:双方和解后,原告可申请撤诉,法院审查后裁定是否准许。
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特殊情况下,持卡人可与银行达成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可分5年偿还。
房贷逾期被起诉并非绝路,核心在于主动出击、坦诚沟通,通过制定科学还款计划、善用法律条款,完全有机会让银行撤诉并保住房产,但需牢记:协商是手段而非目的,重建健康的财务规划才是避免重蹈覆辙的根本,如果自身谈判困难,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介入,用法律武器争取最优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