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多久会被要求一次性还清?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吃大亏!
很多借款人担心逾期后会被要求“全额还款”,但具体时间因合同和机构而异。通常逾期超过3期(即连续3个月未还款),银行或贷款机构可能触发合同中的“加速到期条款”,要求一次性结清剩余本金+利息+违约金。但需注意两点:
1、合同是关键:部分金融机构在合同中约定“单次逾期超30天”即可启动全额还款要求;
2、风控政策差异:网贷平台可能比银行更快采取行动,部分甚至逾期15天就发催缴函。
建议参考:
1、仔细阅读合同:签约时重点查看“违约责任”“加速到期条款”;
2、逾期后立刻沟通:主动联系客服说明困难,争取展期或分期方案,避免直接触发全额还款;
3、保留书面证据:协商结果务必通过邮件/书面确认,防止口头承诺无效。
相关法条:
根据《民法典》第673条:“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或未按期还款,贷款人可停止发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亦规定:“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若合同中“加速条款”显失公平,可申请司法调整。
小编总结:
贷款逾期后是否被要求全额还款,核心取决于合同约定和机构态度,借款人务必做到“预防为主”:签约前看清条款,逾期后24小时内主动协商,若已收到《提前还款通知书》,建议携带合同咨询专业律师,评估条款合法性,避免因恐慌盲目还款导致更大损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