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会计准则”这个词,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就来聊一聊会计准则有哪些。
问题解答:
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的一套规则和标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3、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4、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这些政策和方法需要在报表中进行披露。
6、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建议参考: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准则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规范,由财政部制定发布。
2、《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发布,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会计准则之一。
3、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其中也包含了与会计准则相关的规定。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小编总结:
会计准则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它对于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关法律法规也对会计准则的执行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