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模式有哪些?
建设模式是指在进行项目建设时所采用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常见的建设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传统建设模式:即由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2、工程总承包模式: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3、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业主将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委托给项目管理承包商,由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服务。
4、BOT 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建议参考: 在选择建设模式时,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需求和目标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建议:
1、项目规模和复杂性: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选择适合的建设模式,对于大型复杂项目,可能需要采用工程总承包或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2、业主需求和期望: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以便选择能够满足其要求的建设模式。
3、风险分担:不同的建设模式对风险的分担方式不同,需要根据项目的风险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4、项目时间和成本:考虑项目的时间和成本要求,选择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控制成本的建设模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小编总结: 建设模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特点、需求和目标,以及风险分担、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在选择建设模式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避免法律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