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进去了出来还用还钱吗
一、诈骗进去了出来还用还钱吗
诈骗者即使服刑完毕也需要还钱。
从法律规定来看,诈骗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诈骗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是因为其行为触犯了,受到的是刑事处罚。而还钱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并不相互排斥。
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有权要求诈骗者返还被骗取的财物。如果诈骗者拒不还钱,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在审理此类民事案件时,会根据事实和证据,判定诈骗者返还诈骗所得,包括本金、利息以及其他相关损失等。所以,诈骗者不能因为已经接受了刑事处罚就免除还钱的民事责任。
二、卖假东西构成算诈骗吗
卖假东西不一定构成诈骗。
如果销售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购买者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例如将假东西当作真东西以高价售卖,骗取大量钱财,这种情况下可能构成。
但如果只是单纯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更多的是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例如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达到一额可能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等。
所以,卖假东西是否构成诈骗需要根据具体的销售行为、主观目的、欺诈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三、帮别人取了诈骗的钱怎么判刑
帮别人取诈骗所得钱款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或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具体判刑情况如下:
(一)构成诈骗罪共犯时的判刑
1. 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诈骗行为,还帮助取钱,这属于中的帮助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判刑要根据诈骗整体的犯罪金额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 如果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一般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 诈骗金额达到数额巨大(一般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诈骗金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一般为五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2. 这里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也是考量因素,如果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时的判刑
1. 如果事先不知道是诈骗所得,但事后知道仍帮助取钱,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般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情节严重的,例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等情况,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是关于诈骗进去了出来还用还钱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