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会受何罚

法律解析:

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方面: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等民事权利。若造成他人名誉受损、经济损失等,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损失等民事责任。例如,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布虚假的商业合作信息,导致他人信誉受损,合作伙伴终止合作,那么侵权人需要对被侵权人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会受何罚

2.行政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般可能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比如冒用他人手机号大量发送虚假中奖诈骗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就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3.刑事责任方面:如果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布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实施诈骗,数额较大的,会构成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不同,处以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668833.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去旅游局投诉携程有用吗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冒用他人手机号发假信息会受何罚的相关文章

他人冒用身份开公司怎么办呢(被他人冒用身份开公司怎么办理)

2014年,国务院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文,提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信用监管、促进社共治的商事制度改革目标,确立了便利高效、统一标准、规范运作的基本改革原则。严格管理。方案明确规定:“尊重市场主体的民事权利,工商行政管理关在工商登记过程中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全体股东指定的代...

用他人财产如定罪(非法盗用他人财产多少元能判刑)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非法盗用他人财产如定罪,盗窃的累犯一定判有期徒刑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非法盗用他人财产如定罪 非法盗用他人财物按照盗窃罪定罪。盗...

男子盗用他人手机转账是诈骗吗

一、男子盗用他人手机转账是诈骗吗 1、不是诈骗,而是盗窃。 盗用他人手机进行转移,如果转账数额达到较大以上的,就构成盗窃罪,可以按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2、依据盗窃的数额进行量刑,如下: (1)、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名使用他人信用卡犯法吗(冒用身份证办信用卡追诉标准)

名办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的,一般是需要判刑5年以下的,并且需要给金的,金的范围是20000-200000。如果诈骗的数额是巨大的话,那么是需要判处5年以下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金的范围是50000-500000。名办理信用卡怎么判刑冒用他人身份证办信用卡,即使持卡及时还款没有恶...

冒用他人身份证单位可以不工资吗

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的时候,是要吧设置招聘条件的,对于应聘者一般考察其是否符合招聘的条件,求职者要提供身份证明,冒用他人身份证入职的,是属于欺诈的行为,以欺诈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冒用他人身份证单位可以不工资吗?为了可以让大家学习了解更多相关法律知识,...

冒用他人照片诈骗如判刑

一、冒用他人照片诈骗如判刑 那些利的照片来进行诈骗的,最终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呢?其实这要看们到底骗了多少钱以及这个事件的严重程度是怎样的。 这里有个大概的介绍供你参考:首先,要是有人用的照片骗到了比较多的钱财,那可能面临到3年以下的牢狱之灾,同时还要交款。 如果骗走的金...

冒用他人头像诈骗6000可以拘留吗

一、冒用他人头像诈骗6000可以拘留吗 蓄意盗用他人头像以行骗且屡次得的作案者,无疑构成了。 依照我国相关的规定,若被骗取的财物价值大于或等于三千元民币,那么警方将依法启动调查程序进行刑事诉讼并对涉案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您所遭遇的金额颇为微薄,还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

冒用他人身份办理银行贷款的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冒用他人身份办理银行贷款的要承担什么责任 1、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贷款的,属于诈骗行为,要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 (1)、造成他人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2)、骗取银行贷款数额达到较大的,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民共和国》第一百七十九条 《中华...

出纳员冒用他人名义贷款构成种犯罪

一、出纳员冒用他人名义贷款构成种犯罪 出纳冒用他人的名义进行借款的,是属于的行为,数额达到较大的,构成。 《中华民共和国》 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金融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