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看刑事犯罪中止审理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情况才可以恢复
一、想看看刑事犯罪中止审理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情况才可以恢复
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则可作出中止审理的决定:首先是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的行踪不明,使得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无法得以正常进行;其次是当自诉人和被告人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时,也需暂停审理;再次是在起诉之后,被告人逃离了法律追究,导致该案在一段时期内无法顺利推进下去;最后是审理期间发现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情况,例如案件中的被告人的行为并不足以构成犯罪或者应判处三年以上等因素。
在这些情况下,案件将会进入到中止审理状态。
如果中止审理的原因能够消除,那么在其消失后,应当及时恢复审理活动,并且在此期间所耽误的时间将不会被纳入到审理的合法期限之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零六条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二、犯罪中止从轻吗怎么处理
若能及时悬崖勒马,可以适当减轻刑罚惩处。
所谓犯罪中止,即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意愿或其他原因而主动放弃了继续实施犯罪的行径,或是通过有效手段成功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最终发生。
对于这类犯罪中止的情况,如果并未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实际损害,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免除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已经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实质性的伤害,那么也应依据法律规定,给予相应程度的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它不仅能够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为行为人争取到了减轻甚至免除刑罚的机会。
以上是想看看刑事犯罪中止审理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情况才可以恢复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