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是否算犯罪
一、犯罪预备是否算犯罪
犯罪预备算犯罪。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虽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已对犯罪客体构成了现实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主观上为了犯罪,即行为人具有实施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预备行为,如准备工具、勘察犯罪场所等;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对于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基础上,对犯罪预备行为的综合考量。一方面,因其尚未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处罚应相对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另一方面,考虑到其已对有现实威胁,又不能完全免除处罚。认定犯罪预备,对于准确打击犯罪、维护法律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犯罪行为,实现罪责刑的平衡。
二、犯罪预备是否是犯罪
犯罪预备是犯罪。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虽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现实威胁。
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主观上有犯罪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准备犯罪工具、调查犯罪场所和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诱骗被害人赴犯罪地点、追踪被害人或者守候被害人到来、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拟制实施犯罪的计划等。
对于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刑法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既对犯罪预备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又考虑到其尚未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特点,给予适当从宽处理。
三、犯罪预备属于犯罪吗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虽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已对犯罪客体构成现实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判断犯罪预备需考虑多个因素。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明确为实施某一犯罪而进行准备。二是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准备凶器、勘察犯罪现场、追踪被害人行踪等。三是该准备行为尚未进入着手实行犯罪阶段。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作为犯罪的一种形态,体现了犯罪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对准确认定犯罪、合理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它警示行为人即使处于犯罪准备阶段,其行为也已触犯法律,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犯罪预备是否算犯罪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