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

一、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

诈骗是一种行为概念,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进而遭受财产损失的行为。

诈骗罪则是规定的。构成诈骗罪需满足以下要件:

一是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是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是客体,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四是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通常要求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不同地区标准可能有差异,一般数额较大才会入罪。

简单来说,诈骗是宽泛的行为描述,而诈骗罪是符合特定要件、由刑法明确规制的犯罪。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需全面综合考量上述各构成要件,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认定。

二、诈骗已经过了3年了还能起诉吗

诈骗过了3年仍有可能起诉。

首先,需明确诉讼时效问题。在刑事案件中,追诉时效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若诈骗数额较大,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追诉时效是五年;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追诉时效相应更长。所以,仅过3年,大概率未过追诉时效。

其次,在民事方面,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中止等情形。若期间被害人向诈骗者主张过权利,如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要求其返还财物,诉讼时效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若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诉讼时效可中止,待阻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因此,诈骗过了3年,不论刑事还是民事上,都存在起诉的可能,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三、替人收钱属于诈骗吗

替人收钱本身并不必然构成诈骗。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

若替人收钱过程中,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只是基于委托关系帮忙代收款项,且后续将款项按约定交给委托人,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诈骗。例如,受朋友委托在特定地点代收其客户交付的货款,并及时转交给朋友,这属于正常的民事代理行为。

然而,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替人收钱时,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欺骗付款人或委托人,使得付款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交付钱财,或者截留款项不归还委托人,那就可能构成诈骗。比如,谎称是的代理人收取欠款,但实际并未得到债权人授权,收取款项后据为己有,这种行为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

总之,替人收钱是否构成诈骗,要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具体行为表现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554655.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诈骗金额五千怎么处罚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的相关文章

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

一、怎么界定诈骗和诈骗罪诈骗是一种行为概念,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进而遭受财产损失。诈骗罪则是规的。其构成需满足以下要件: 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

离婚法律怎么界定分居(离婚的分居怎么界定)

离婚法律怎么界定分居(离婚的分居怎么界定)

分居在离婚中的法律义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种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的居住地。虽然夫妻没有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实际上已不再共同生活。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释,分居并不直接等同于离婚。离婚的判需要满足法的条件,而分居只是离婚案件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分居在法律上可以作为离婚的依...

假离婚真的假吗?法律怎么界定假离婚?,假离婚的界定,解析,这个标题直接指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假离婚的界定。它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

假离婚真的假吗?法律怎么界定假离婚?,假离婚的界定,解析,这个标题直接指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假离婚的界定。它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

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而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一般而言,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通谋离婚,二是欺离婚。建议参考:1、办理离婚登记时,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2、办理离婚登记时,双方必须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

法律怎么界定假离婚呢?,假离婚的法律界定,解析,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文本的核心内容,即法律对假离婚的界定。它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文本的主题。

法律怎么界定假离婚呢?,假离婚的法律界定,解析,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文本的核心内容,即法律对假离婚的界定。它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文本的主题。

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而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一般而言,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通谋离婚,二是欺离婚。建议参考:1、谨慎对待离婚事宜,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承诺。2、在办理离婚手续前,最好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风险。3、保留好与离婚相关的所有证...

金钱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

一、金钱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界定金钱诈骗构成诈骗罪,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判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要点如下: 一是主观故意,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比如,编造虚假投资项目吸引他人投资,目的是将投资款据为己有...

古玩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

一、古玩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古玩诈骗界定诈骗罪需从以下方面考量: -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在古玩交易中,若卖家明知所售物品并非其宣称的价值,故意夸大古玩年代、品质等以取买家钱财,可认有主观故意。 -实施欺行为:欺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虚构事实可能是编造古玩...

养老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

一、养老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养老诈骗界定诈骗罪,需从构成要件判断。 主体方面,犯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诈骗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老年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取其财物,仍积极实施。 客体上,养老诈骗不仅侵犯...

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

一、诈骗怎么界定诈骗罪界定诈骗罪需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判断: -主观故意:犯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主观故意。即其从一开始就意图通过欺手段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而非因误解或其他正当理由获取。 -客观行为:实施了欺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比如编造虚假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