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怎么写?软著撰写指南
软著,也就是软件著作权,是对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进行的一种法律保护,软著怎么写呢?下面为你解答。
问题解答:
1、软件的名称:软件名称应当简短、明确、针对性强,字数一般在 20 个字符以内。
2、开发完成日期:指软件开发者将该软件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日期。
3、发表日期:指软件以相对稳定的有形物体形式固定的时间,发表可以是公开发表,如向社会公众发行软件,或者是在开发者的内部发行范围如单位内部发行的软件。
4、权利取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著作权人取得权利的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5、权利范围:选择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等。
6、软件鉴别材料:程序和文档的鉴别材料应当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种文档前、后各连续 30 页组成,整个程序和文档不到 60 页的,应当提交整个源程序和文档,除特定情况外,程序每页不少于 50 行,文档每页不少于 30 行。
建议参考: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该办法对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申请、审查、登记等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是撰写软著的重要参考依据。
2、《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其中关于著作权的定义、保护范围、权利行使等内容对于撰写软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法条: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应当自受理日起 60 日内审查完成所受理的申请,申请符合《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相应的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小编总结:
撰写软著需要注意软件的名称、开发完成日期、发表日期、权利取得方式、权利范围和软件鉴别材料等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办法,确保软著的撰写符合法律规定,希望本文对大家撰写软著有所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