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财产损失谁赔偿
一、诈骗罪财产损失谁赔偿
诈骗罪中财产损失由诈骗行为人负责赔偿。依据法律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若诈骗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被害人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诈骗行为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在刑事判决中,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定被告人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如果被告人有能力退赔而拒不执行,被害人可在判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财产等措施,实现自己的财产损失赔偿诉求。
若诈骗行为造成被害人的财物灭失、贬值等情况,在计算赔偿数额时,应以财物的实际价值和被害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依据,合理确定赔偿范围。总之,被害人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获得应有的财产损失赔偿。
二、诈骗中财产的合法性认定
在诈骗案件里,财产合法性认定十分关键。
首先,需明确诈骗行为指向的财产本身性质。若财产来源合法,如通过正常交易、劳动所得等合法途径取得,当犯罪人以欺诈手段非法获取时,无疑构成对合法财产权益的侵害,成立诈骗犯罪。
其次,若财产本身来源非法,如赃款、毒资等,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从法律基本原理看,非法财产并非不受任何法律保护,即使财产来源非法,他人也不能随意通过诈骗手段获取。例如,甲偷来的财物,乙又通过诈骗手段从甲处骗走,乙的行为依然可能构成诈骗。因为即便财物原本是甲所得,但乙的诈骗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财产占有状态。
再者,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包括行为人的主观认知、获取财产的手段方式、财产流转过程等。若行为人明知财产非法来源仍以诈骗手段获取,可能构成诈骗;若不知财产非法,根据具体情节和证据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总之,诈骗中财产合法性认定需结合具体案情,依据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规则全面分析判断。
三、诈骗罪金额怎么认定
诈骗罪金额的认定需依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一般来说,根据财物的价值来确定诈骗金额。对于普通物品,通常按照市场价值认定,若为新物品,以购买价格结合折旧等因素综合判断;若是二手物品,参考同类物品市场交易价格。
对于一些特殊财物,比如记名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若能即时兑现,按票面数额和可得利益的总额计算诈骗金额;不能即时兑现但能证明是真实有效的,按票面数额认定。
此外,诈骗行为人为实施诈骗而支付的成本,不应从诈骗金额中扣除。多次实施诈骗未经处理的,诈骗金额累计计算。同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法律规定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总之,诈骗罪金额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及相关规定严谨判断。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财产损失谁赔偿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