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造成的间接损失由谁来承担
一、诈骗造成的间接损失由谁来承担
一般情况下,诈骗造成的间接损失由实施诈骗行为的人承担赔偿责任。若诈骗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赔偿包括间接损失在内的经济损失。
认定间接损失需满足一定条件,通常要与诈骗行为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且该损失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合理预见的。比如因诈骗导致企业停工停产,由此产生的可得利益损失等合理间接损失,可能会获支持。
若存在其他有过错的第三方,第三方也可能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比如,金融机构因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导致受害者被骗,可能需承担部分间接损失赔偿责任。
实践中,法院会依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以及各方过错程度等综合判定间接损失的承担主体及责任比例,以实现公平公正的法律价值。
二、诈骗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在诈骗案件中涉及精神损失费赔偿,相关标准如下:
首先,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刑事诈骗犯罪,刑事诉讼过程中通常不支持。但如果因诈骗行为导致受害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后果,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
其次,对于赔偿数额的确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一是人的过错程度,包括故意或重大过失等情节,诈骗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过错程度较高。二是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如诈骗金额大小、诈骗持续时间、实施方式等,金额巨大、长时间持续诈骗的,对受害人精神伤害往往更大。三是受害人精神损害的后果,是否造成受害人失眠、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甚至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根据精神受损程度的医学鉴定来判断。四是侵权人的经济赔偿能力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保赔偿数额合理且具有可执行性。
总之,诈骗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全面综合权衡上述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赔偿数额。
三、遇到诈骗产生损失怎么做
遇到诈骗产生损失,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立即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详细、准确地陈述诈骗的全过程,包括诈骗的方式、手段、与诈骗分子的接触情况、涉及金额等关键信息。及时报警有助于警方快速展开调查,有可能冻结诈骗分子账户,挽回部分损失。
其次,保留证据。收集与诈骗相关的各类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转账记录、交易凭证、广告宣传资料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诈骗事实、确定诈骗分子身份以及后续追赃挽损至关重要。
再者,配合调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按照要求提供信息,协助辨认诈骗分子等。如实回答警方询问,不隐瞒、不夸大事实。
另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帮助。尽快联系自己的开户银行,说明情况,看是否能采取措施止付或冻结相关资金交易,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最后,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如有需要,及时向专业,了解自身权利和可行的法律救济途径,以便在必要时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诈骗分子赔偿损失。
以上是关于诈骗造成的间接损失由谁来承担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