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一、集资诈骗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存在以下区别:
1.主观目的: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人意图将募集的资金据为己有;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吸收存款进行营利活动,如用于生产经营等。
2.客观行为:集资诈骗通常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编造虚假项目等手段骗取公众资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般不使用欺诈手段,主要是通过承诺还本付息等方式吸引公众存款。
3.侵犯客体:集资诈骗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量刑标准:集资诈骗量刑相对较重,依据诈骗数额不同,可处甚至,并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量刑相对较轻,根据犯罪情节不同,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准确区分两者,对于正确定罪量刑、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是多少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为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集资诈骗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对应不同量刑。数额较大指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在50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在30万元以上,单位在150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即上述个人100万元、单位500万元以上的标准。
对于集资诈骗犯罪,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数额、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若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标准,通常会面临较重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的法律适用是什么样子的呢
网络诈骗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司法解释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作出了界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此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等情形的,酌情从重处罚。
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通常还可能涉及其他,比如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具体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适用不同法律。
以上是关于集资诈骗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