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诈骗和集资诈骗的区别
一、一般诈骗和集资诈骗的区别
一般诈骗和集资诈骗存在多方面区别:
- 定义与客体:一般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的客体通常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
- 行为方式:一般诈骗手段多样,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虚构身份、编造事由等骗取财物。集资诈骗主要通过非法集资的形式实施,如虚构项目、虚假宣传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
- 受害人范围:一般诈骗多针对特定的个人或少数人。集资诈骗的受害人具有不特定性和广泛性,涉及人数众多。
- 量刑标准:二者量刑均与犯罪数额相关,但集资诈骗量刑通常更重。一般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集资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二、一般诈骗和的区别
一般诈骗和电信诈骗在多方面存在区别:
1. 作案方式:一般诈骗是面对面或通过传统通信方式,如电话、信件实施诈骗,像在商场、街头虚构事实骗取钱财。电信诈骗则利用电信技术手段,如网络、短信、电话等远程非接触式作案,常见的有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诈骗。
2. 涉及范围:一般诈骗通常是个体对个体,或小范围群体作案,地域上相对局限。电信诈骗不受地域限制,作案范围广,可跨地区甚至跨国作案,受害者众多。
3. 诈骗手段特点:一般诈骗手段多基于生活场景,如以帮忙、推销产品等为由。电信诈骗手段更具科技性和隐蔽性,常利用虚假APP、钓鱼网站,借助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人群,且不断翻新。
4. 法律量刑:虽然二者都以论处,但电信诈骗因其社会危害性大,在量刑时,同等犯罪金额下,电信诈骗量刑可能更重。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量刑起点较低。
三、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和诈骗贷款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侵犯客体: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对象可以是任何财物。诈骗贷款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制度,又包括金融机构对所贷资金的所有权。
2. 犯罪对象:诈骗罪的对象广泛,涵盖了各种公私财物。而诈骗贷款罪的对象仅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3. 客观行为表现:诈骗罪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诈骗贷款罪则是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产权证明作担保等手段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 主体: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诈骗贷款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但单位不能成为普通诈骗罪的主体。
5. 法律量刑:二者量刑依据不同。诈骗贷款罪量刑考虑金融秩序等因素,处罚相对更重。
以上是关于一般诈骗和集资诈骗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