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诈骗案可以调解吗
一、刑事诈骗案可以调解吗
刑事诈骗案一般不能调解,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和解。
根据法律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然而,诈骗犯罪属于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犯罪,但并非所有诈骗案都符合和解条件。通常常见的诈骗犯罪法定刑可能超过三年,不符合“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这一条件。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也不适用当事人和解的程序。
即便达成和解协议,也只是可以从宽处罚,并非不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刑事诈骗案不能像民事案件那样随意调解,但符合条件时可以进行和解并获得从宽处理。
二、员工举报诈骗要坐牢吗
员工举报诈骗通常不仅不会坐牢,还可能因举报行为受到鼓励和保护。
员工如果发现所在单位或他人存在诈骗行为而进行举报,这是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正义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举报违法犯罪活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司法机关及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不过,若该员工本身参与了诈骗行为,情况则有所不同。但即便如此,主动举报也可能被认定为立功表现。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果员工仅是知情而未参与诈骗,积极举报是正确的做法。要是员工参与了诈骗,及时举报并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能在量刑时争取从宽处理。
三、诈骗一般会吗
诈骗案件是否能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案情,结合法律规定判断。
根据相关法律,可能判处、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在诈骗案里,若犯罪情节轻微、涉案金额小、可能量刑较轻,有机会获得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取保候审。比如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悔罪态度好,与被害人达成和解等,司法机关认为其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会考虑取保候审。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行。
然而,若诈骗数额巨大、情节恶劣,或犯罪嫌疑人有再犯可能、干扰作证、毁灭证据等社会危险性,通常不会取保候审。所以,诈骗案件能否取保候审,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
以上是关于刑事诈骗案可以调解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