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员工如何定罪
一、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员工如何定罪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时,员工定罪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员工对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不知情,未参与犯罪活动,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员工知情且参与其中,则可能构成。
判断员工是否构成犯罪,主要看其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若员工是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即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比如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决策并推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的开展。
若员工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即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也会被定罪。如负责具体业务操作、宣传推广,积极促成存款业务的普通员工。不过,对于仅提供劳务,领取正常薪酬且未明显参与犯罪活动的一般工作人员,司法实践中可能不作为犯罪处理。
员工定罪时,会根据其参与程度、涉案金额、造成的损失等情节量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二、单位给员工缴纳五险单位会承担多少钱
单位为员工缴纳五险的承担金额,需依据缴费基数和各险种的缴费比例来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来确定,但存在上下限。下限一般为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上限则通常为平均工资的300%。
各险种的缴费比例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以常见情况为例,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6%-20%左右;单位缴费比例通常在6%-10%;单位缴费比例大多在0.5%-1.5%;保险根据行业风险不同,缴费比例在0.2%-1.9%之间;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0.5%-1%。
假设某员工社保缴费基数为5000元,当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医疗保险为8%、失业保险为0.5%、工伤保险为0.3%、保险为0.5%。那么单位每月承担的五险费用为:养老保险5000×16%=800元;医疗保险5000×8%=400元;失业保险5000×0.5%=25元;工伤保险5000×0.3%=15元;生育保险5000×0.5%=25元,总计1265元。
所以,要准确算出单位承担金额,需结合当地具体的缴费政策和员工的社保缴费基数。
三、被收购用人单位员工有补偿吗
被收购用人单位的员工是否有补偿,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用人单位被收购后,继续有效,且原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这种情况下员工通常没有补偿。因为的主体虽有形式变化,但员工的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实质权益未受影响,原劳动合同可正常履行。
若收购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的,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此外,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
以上是关于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员工如何定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