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可信吗怎么判刑
一、诈骗犯可信吗怎么判刑
诈骗犯的量刑依据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量刑标准如下:
- 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诈骗金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会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此外,量刑时还会综合考虑的认罪态度、是否有、立功表现、是否退赃退赔等情节。若存在从犯、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二、诈骗犯举报资格怎么判
诈骗犯举报他人是否构成立功及如何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诈骗犯举报的内容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或其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那么这种举报行为可认定为立功。依据规定,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例如,诈骗犯举报他人实施的重大诈骗案件,使司法机关成功侦破该案件,就属于重大立功。
然而,若诈骗犯虽有举报行为,但举报内容不属实或者并非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有效线索,便不能认定为立功,也就不会据此从轻、减轻处罚。
此外,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量诈骗犯自身所犯罪行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即使有立功情节,若其诈骗犯罪情节极其严重,也可能不会大幅度减轻处罚。
三、诈骗犯没钱宁肯坐牢吗
诈骗犯是否“宁肯坐牢也不还钱”情况多样。从法律层面,即便没钱偿还诈骗所得,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是不同的法律责任,判刑坐牢不能免除民事赔偿义务。
若诈骗犯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赔偿判决,可能构成,会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而若确实没钱赔偿,并非主观上“宁肯坐牢”,法院查明后,会在量刑时考虑其经济状况,但不影响定罪。
当诈骗犯服刑期满后,民事赔偿责任依然存在。受害人可在其有财产时随时申请法院。法院也会调查诈骗犯的财产状况,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若诈骗犯隐匿、转移财产以逃避赔偿,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所以,不能简单认为诈骗犯是“宁肯坐牢”,很多是因经济能力受限,但法律会保障受害人通过合理途径追讨损失。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可信吗怎么判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