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贷买房利率到底多少?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房贷”两个字?尤其是当你终于看中一套心仪的房子,准备签合同的时候,销售笑眯眯地问:“您打算商业贷款吗?”你点点头,下一秒他报出一串数字——“目前首套房利率是LPR减20个基点。”
你心里“咯噔”一下:LPR是啥?减20个基点又是什么意思?我每个月得多还多少钱?这利率以后会不会涨?……一连串问题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泡杯茶,把“商贷买房利率是多少”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个明明白白。
咱得搞清楚一点:现在没有“固定利率”这一说了,自2019年央行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后,绝大多数商业住房贷款的利率都跟LPR挂钩,简单说,银行不再自己随便定个数,而是跟着国家公布的LPR走,再根据你的购房情况上下浮动。
那现在的商贷利率到底是多少呢?
举个例子,截至2024年初,全国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在LPR减20到60个基点之间,比如当前5年期以上LPR是3.95%,那首套房利率可能就是3.75%甚至更低,有些城市甚至一度下探到3.5%左右,二套房则普遍执行LPR加20到60个基点,也就是大约4.15%起。
注意!这些数字不是全国统一的,不同城市、不同银行、你是首套还是二套、你的征信和还款能力如何,都会影响最终利率,一线城市的调控严,利率可能稍高;而三四线城市为了刺激楼市,常常给出更大优惠。
LPR每年1月1日会重新定价一次(除非你选择固定周期),这意味着你的月供可能会变,但别紧张——LPR这几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很多人反而因此省了钱。
还有一个关键点:利率低≠月供少,你还得算清贷款总额、年限、还款方式,等额本息适合稳定收入人群,前期压力小;等额本金总利息少,但刚开始月供高,选哪种,得结合自己的钱包说话。
说到底,商贷利率只是买房决策的一环,它重要,但不是唯一,比起死磕“现在是不是最低点”,不如先问问自己:房子是不是自住刚需?未来五年你会不会换工作或搬家?现金流能不能扛得住万一利率回升?
以案说法:小李的“抢房记”
我有个客户小李,去年看中了杭州余杭区一套89平的二手房,当时中介说首套利率能谈到3.7%,他犹豫了半个月,结果一个月后政策微调,同一银行同一家楼盘的利率变成了3.85%,虽然只差15个基点,但他贷款180万、30年下来,总利息多了将近3万元。
更让他后悔的是,房价同期还涨了5万,他后来跟我说:“早知道利率这么敏感,我当天就该签合同。”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利率看似冷冰冰的数字,实则牵动着普通人一辈子的积蓄与生活质量,信息差,真的会让人多花“真金白银”。
法条链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16号》规定:
“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同时明确:
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
二套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
(注:各城市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律调节)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这意味着,任何“砍头息”行为都是违法的。
律师总结: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房产法律人,我想告诉你:商贷买房利率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答案,而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过程,它既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也与你所在城市、个人资质息息相关,不要盲目等待“最低点”,因为市场永远在变;也不要被短期波动吓退,毕竟房子的本质是“住”,而不是纯粹的投资工具。
我的建议很实在:
第一,搞清楚自己属于首套还是二套;
第二,多跑几家银行,比利率、比服务、比放款速度;
第三,签合同前务必确认利率定价方式、重定价周期和加点数值,写进补充协议;
第四,保留所有沟通记录,避免口头承诺落空。
最贵的不是利率本身,而是你因为不懂、不敢、不问,错失的那个“刚刚好”的机会。
买房是大事,利率是钥匙,握紧它,才能打开属于你的那扇门。
商贷买房利率到底多少?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