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法官冻结了社保卡,我还能领养老金吗?
“张律师,我在网上借了几笔钱,一开始还能周转,后来实在还不上了,结果法院一纸裁定下来,连我的社保卡都被冻结了!这可怎么办?我每个月就指着这点养老金过日子啊!”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网贷逾期后,法官冻结社保账户,到底该怎么办?有没有救?还能不能保住基本生活保障?
咱们先说重点:社保账户被冻结,不等于所有钱都不能动;而养老金作为基本生活保障,法律上是有特殊保护的,但很多人因为不懂法、不敢发声,白白错过了维权的最佳时机。
首先得搞明白一件事:法院之所以冻结你的银行账户(包括绑定社保卡的金融账户),是因为你网贷逾期被起诉了,对方申请了财产保全或执行程序,法院为了防止你转移财产,就会依法对名下账户进行冻结,这时候,很多人的社保卡是和银行卡合一的,一旦冻结,看起来就像“社保被停了”,其实真正被限制的是账户里的资金流动。
但关键来了——养老金是不是可以随便冻?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执行过程中必须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而养老金正是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的“救命钱”。
现实中,很多人发现账户被冻后慌了神,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四处求人花钱“解冻”,反而掉进二次骗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时间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说明该账户内资金主要是养老金收入,并提交退休证明、养老金发放记录等证据,申请解除对该部分资金的冻结。
法院在审查后,如果确认属于基本生活保障性质的资金,通常会裁定保留必要生活费,或者将账户解冻至一定额度,确保你能正常领取和使用养老金。
📚以案说法:李阿姨的“养老钱保卫战”
去年冬天,67岁的李阿姨找到我们,她早年帮儿子担保了一笔网贷,儿子没还上,债主把她告了,法院判决后进入执行阶段,她那张每月打2800元养老金的社保卡被全额冻结,寒冬腊月,她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我们接手后,立即指导她向执行法院提交《执行异议申请书》,附上退休证、近半年养老金流水、社区出具的独居困难证明,同时强调:这笔钱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不属于可执行财产范围。
十天后,法院作出裁定:解除对李阿姨养老金账户中每月2500元以下部分的冻结,允许其正常使用,李阿姨终于又能按时买药、买菜了,她说:“我以为老了就被当成‘老赖’,原来法律还是讲人情的。”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钱都能冻,更不是一冻就完事,只要你敢站出来主张权利,法律一定会给你一条活路。
⚖️法条链接(别嫌枯燥,这是你的护身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应当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第六项:
明确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参照该标准确定。《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这也侧面说明,养老保险待遇具有社会保障属性,不应轻易纳入强制执行范围。
朋友们,网贷逾期不可怕,怕的是失了方寸、乱了阵脚,法院冻结账户是程序正义的一部分,但正义也讲究温度与尺度,社保卡里的养老金,本质上是你一辈子辛劳换来的“最后防线”,它不该因为一次财务危机就被彻底切断。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情况,请记住这三个动作:
✅ 第一,不要逃避,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说明情况;
✅ 第二,准备材料,证明账户资金为养老金且为唯一生活来源;
✅ 第三,依法提交执行异议,争取合理解冻。
法律从不鼓励赖账,但也绝不允许“一棍子打死”,你欠的钱,该还的还得还;但你活命的钱,谁也不能随便拿走。守住底线,才有翻身的机会。
我是张律师,愿每一个陷入困境的人,都能在法律中找到光。
网贷逾期,法官冻结了社保卡,我还能领养老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