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期限到了不还钱怎么办
一、借款期限到了不还钱怎么办
借款期限到了,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第一,协商解决。尝试与借款人沟通,了解不还钱的原因,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可重新约定还款时间、方式。
第二,保留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能证明关系及借款事实的材料,要妥善留存,为后续维权做准备。
第三,发催款函。若协商无果,可委托律师发催款函,以正式书面形式向借款人催讨欠款,同时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
第四,申请支付令。符合条件时,出借人可向申请支付令。法院会根据情况向借款人发出支付令,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借款。若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出借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起诉。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获得胜诉判决后,若借款人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
二、借款在前抵押在后哪个优先
在一般情况下,债权优先顺序以权利设立时间为依据,借款和抵押的优先性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借款已形成债权,之后才设立抵押,通常先设立的借款债权优先于后设立的抵押债权受偿。但这里的借款债权指的是未设立担保物权的普通债权。
如果该借款债权之后又设立了抵押,且办理了合法有效的抵押登记,抵押具有追及效力,抵押人在抵押财产上为他人设立新的债权时,抵押权人可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此时,抵押担保的债权优先于其他未设定担保或后设定担保的债权。
另外,若抵押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善意的债权可能与未登记抵押的借款债权按比例受偿。
所以,一般先成立的借款债权优先,但设立有效抵押登记的债权,无论成立先后,在实现债权时享有优先受偿权。
三、借款协议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借款协议有效期,在法律层面主要涉及诉讼时效问题。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若借款协议约定了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比如,协议约定借款在某个日期归还,那么从该日期开始的三年内,出借人若未通过合法方式主张权利,三年后起诉,对方以诉讼时效已过抗辩,出借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若借款协议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随时要求借款人还款,但要给对方合理的准备时间。此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要求还款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不过,如果出借人一直未要求还款,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自借款之日起算。
此外,诉讼时效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如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借款人同意履行义务等,诉讼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以上是关于借款期限到了不还钱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