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逃跑会怎么样
一、诈骗罪逃跑会怎么样
诈骗罪犯罪嫌疑人逃跑,会产生多方面后果。
从刑事诉讼角度,司法机关会采取多种追缉措施。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如调查线索、追踪行踪等全力追捕。若犯罪嫌疑人被认定为在逃人员,可能会被通缉,借助全国公安机关资源以及社会力量进行查找。
从量刑层面,在逃期间被抓获归案的,通常难以认定有自首情节,而自首是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并且,逃跑行为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对法律的不敬畏、逃避法律制裁的心理,在最终量刑时,司法机关会将此作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予以考量。
此外,长期逃跑的生活也不安稳。生活受限,无法正常使用各类事务,难以有稳定工作和生活环境,时刻担心被发现,精神压力巨大。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和执法力度加强,被抓获归案是迟早的事,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罪行,争取从轻处罚才是正确选择。
二、诈骗犯在逃怎么办案和结案
若诈骗犯在逃,办案流程如下:
首先,被害人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提供案件相关信息,如诈骗的手段、过程、涉及金额、与诈骗犯的联系方式等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受理后,会展开初步调查核实,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标准。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立案后,公安机关会采取多种追捕措施。通过侦查手段,如调查资金流向、监控通讯记录、排查社会关系等,查找在逃诈骗犯的踪迹。同时,会将其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实施网上追逃。各地公安机关协作配合,一旦发现线索立即实施抓捕。
至于结案,当诈骗犯被抓获归案,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后,案件才会终结。若查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作出有罪判决,且判决生效后,案件才算正式结案。若因各种原因无法抓获诈骗犯,案件侦查会持续进行,直至将其抓获或因法定情形不再追诉时,才会有相应的结案处理。
三、诈骗罪逃跑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诈骗罪犯罪嫌疑人逃跑并非就没事了。首先,犯罪一旦发生,司法机关会依法启动侦查程序,追捕逃犯是重要工作内容。即使犯罪嫌疑人潜逃,公安机关也会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如调查线索、布控追缉等,尽力将其抓获归案。
其次,从法律层面,犯罪嫌疑人逃跑不会影响对其犯罪行为的认定。只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实施了诈骗行为,达到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即便在逃,也可依法进行通缉。在审判环节,若犯罪嫌疑人不到案,法院可以缺席审判,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再者,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执法协作加强,逃犯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犯罪嫌疑人长期逃亡不仅面临生活困境,还时刻承受心理压力。一旦被抓获,因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在量刑时通常会考虑这一情节,可能导致更为严厉的处罚。总之,犯诈骗罪后逃跑绝不是逃避法律责任的有效途径,主动投案自首才是正确选择。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逃跑会怎么样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