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诈骗股东不知情有什么责任
一、公司诈骗股东不知情有什么责任
在公司实施诈骗行为而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通常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股东责任:
其一,若股东确实对公司的诈骗行为毫不知情,且未参与公司的诈骗活动,也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一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以主观故意或特定过失为前提,不知情且无过错则不符合要件。
其二,在方面,若股东已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比如按照履行职责、对公司经营管理未实施不当行为等,通常无需对公司的诈骗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承担责任。但如果股东未能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比如在应当知晓公司违法活动的情况下因疏忽而不知,可能需要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一定的补充赔偿责任。
其三,从行政责任角度,若股东不存在参与或协助诈骗等违法行为,一般也不会承担行政责任。总之,不知情股东是否担责需结合具体事实和证据综合判断。
二、公司诈骗公司会计有责任吗
公司实施诈骗行为时,公司会计是否有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看会计是否知情。若会计对公司的诈骗行为毫不知情,仅是正常履行会计职责,如进行常规的账务处理等,且未参与诈骗相关事务,一般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
二是看会计是否参与。若会计参与了诈骗活动,比如协助公司进行虚假账目制作,以掩盖诈骗所得资金流向,或者参与诈骗资金的转移、保管等关键环节,那么会计就构成诈骗犯罪的共犯,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此外,即便会计不承担刑事责任,若其工作存在过错,导致公司诈骗行为得以实施或造成损失扩大等,可能需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总之,要确定公司会计在公司诈骗行为中的责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三、公司诈骗财务总监怎么定罪
公司诈骗案件中,财务总监的定罪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财务总监明知公司实施诈骗行为,仍积极参与其中,为诈骗活动提供关键财务支持,如协助伪造账目、资金转移等,以隐瞒诈骗事实或帮助获取非法利益,通常会被认定为的共犯。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大小确定罪责。若起主要作用,按主犯论处;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则以从犯认定,处罚相对较轻。
如果财务总监并不知晓公司整体诈骗计划,但因自身重大过失,未履行好财务监管职责,导致公司诈骗行为在财务环节未被及时发现或制止,这种情况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但可能需承担失职等其他法律责任。
具体定罪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包括财务总监主观认知、客观行为、参与程度、造成后果等。司法机关会依据充分证据,结合相关规定,准确判定其与刑罚。
以上是关于公司诈骗股东不知情有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