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抓成‘老赖’真的会被抓去坐牢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一震,催收电话又来了;朋友圈不敢发,怕被人看到自己经济窘迫;连孩子学校开家长会都不敢去,生怕熟人多问一句……这背后,往往是因为一笔网贷没还上,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想周转一下,结果利滚利、罚息叠加,越拖越多,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还不起了,爱咋咋地。”
但问题是,真的能“爱咋咋地”吗?当网贷逾期被列为“老赖”,到底会发生什么?会不会被抓走、坐牢、甚至影响下一代?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我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网贷逾期,真被抓成“老赖”,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首先得搞明白,“老赖”不是法律术语,而是民间俗称,正式名称叫“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说,法院已经判了你还钱,你也收到了执行通知书,但你明明有还款能力却故意不还,或者通过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这时候法院才会把你纳入“失信名单”。
重点来了:单纯因为网贷逾期,并不会直接进监狱,也不会被警察上门抓人。但如果你被起诉、判决后拒不执行,那性质就变了——从“欠债”升级为“对抗司法”。
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你的生活将全方位受限:
- 出行受限:不能坐高铁一等座、飞机商务舱,连动车都可能被限制;
- 高消费禁止:子女读私立贵族学校?不行,你自己住星级酒店、打高尔夫?别想了;
- 信用崩塌:征信黑了,以后贷款买房、买车、办信用卡,基本没戏;
- 工作受影响:有些单位招聘要查征信,公务员、国企、金融机构尤其严格;
- 财产被查控: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余额、房产车辆,都可能被冻结查封。
更狠的是,现在大数据联网,你躲在哪都可能被找到,你以为换个手机号、搬个家就能逃?错,法院可以通过“总对总”系统直接查你的社保、公积金、甚至水电费缴纳记录,精准定位你的行踪。
还有人问:“我没钱还,也算老赖吗?” 这得分情况,如果你确实无财产、无收入,法院核实后会认定为“执行不能”,暂时中止执行,也不会把你列入失信名单,但如果你一边说自己没钱,一边开着豪车、频繁旅游、转账给亲友,那就涉嫌“恶意逃废债”,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就真可能坐牢了!
以案说法:小李的“翻身”教训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30岁出头,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疫情期间被裁员,借了几笔网贷应急,起初还能还,后来利滚利到了18万,他吓坏了,干脆失联,半年后收到法院传票,没理会,结果缺席判决败诉。
执行阶段,法院查到他名下有一辆20多万的SUV,但他声称已“卖给亲戚”,可调查发现,车还在他手里开,保险也是他付的,最终法院认定其“隐匿财产、拒不执行”,不仅把车拍卖抵债,还对他司法拘留15天,并列入失信名单。
最让他崩溃的是,孩子报名国际学校被拒,老婆也因此提出离婚,后来他主动联系我,配合执行、分期还款,才逐步解除限制,他说:“早知道拖不起,还不如当初咬牙面对。”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明确:
隐瞒、转移财产,违反限制消费令,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执行的,均可被列为失信人。
朋友们,网贷本身是民事债务纠纷,本质是“欠钱不还”,不等于犯罪,但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后拒不执行,性质就变了,别指望“拖着就过去了”,现在的执行手段比你想象的要严密得多。
我的建议很实在:
👉 如果你已经逾期,第一时间别失联,和平台协商展期或分期;
👉 被起诉后积极应诉,争取调解方案;
👉 判决后哪怕只能还一点,也要表达还款意愿,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逃债”;
👉 真的无力偿还,也别跑路,向法院说明情况,申请“执行和解”或“个人破产”(部分地区试点)。
记住一句话:债务可以压垮人,但逃避会让它变成枷锁。面对问题,才是走出泥潭的第一步,我不是在替平台说话,而是告诉你——法律的底线在那里,谁碰谁疼,但只要你愿意面对,法律也永远留了一扇门。
别等到孩子因为你的“老赖”身份失去机会,才后悔当初没迈出那一步。
网贷逾期被抓成‘老赖’,真的会被抓去坐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