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逾期1年,真的会被抓去坐牢吗?
老张最近每晚都睡不着。
一年前,他因为家里急用,从银行借了10万块钱,生意不顺,加上孩子生病,这笔钱就这么拖了下来,直到上个月,催收的电话越来越频繁,甚至有人暗示“再不还就等着吃官司”“搞不好要坐牢”,老张心里发毛:我真的会因为10万块逾期一年,就被抓进去吗?
很多和老张一样的人,并不清楚“欠钱不还”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逾期1年,10万块背后不只是“欠钱”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单纯的借款逾期,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直接构成刑事犯罪,也就是说,你不太可能因为欠银行10万块没还,就直接被警察带走。
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松警惕。
一旦逾期,你可能会面临:
- 高额罚息和违约金:大多数银行或贷款机构会按日计算罚息,拖得越久,滚得越多;
- 征信彻底“花掉”:逾期记录会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未来5年内贷款、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 被催收缠身:从电话提醒到上门沟通,甚至委托第三方催收,生活和心理压力会非常大;
- 被起诉至法院: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债权人(比如银行)完全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你还款。
如果法院判决后你仍拒不还款,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封你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甚至房产、车辆等财产。
更严重的是,如果你明明有还款能力却故意隐匿财产、转移资产,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就真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了。
以案说法:小李的10万信用卡逾期案
2021年,浙江某地的小李因为信用卡透支10万元,逾期一年多未还,银行多次催收无果,最终向法院起诉。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李的行为属于民事违约,判决他在10日内偿还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共计约12万元。
小李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法院判了也没啥”,仍拒不还款,于是银行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官发现小李名下有一辆价值15万元的车,但他故意将车辆过户到了亲戚名下,法院认定小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最终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小李有期徒刑7个月。
👉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
欠钱本身不坐牢,但“有钱不还、故意赖账”就可能触犯刑法。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9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2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总结:欠了钱,最好的方式永远是“正面应对”
我知道,很多人逾期不是故意耍赖,而是真的遇到了难处,也许你正在看这篇文章,心里也在发慌。
请记住我这句话: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沟通可以。
如果你也面临类似困境,我给你几个实在的建议:
- 别失联:主动和银行或借贷机构说明情况,尝试协商分期或延期还款;
- 保留证据:如果你有还款意愿但暂时困难,保留沟通记录,可作为后续诉讼中的抗辩理由;
- 谨慎承诺:不要盲目答应无法实现的还款计划,再次违约会更麻烦;
-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已经被起诉,尽快咨询律师,尤其在收到法院传票之后。
法律从来不是为了把人逼进绝路,而是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10万块钱或许是一时的重担,但绝不是人生的终点。勇敢面对、积极解决,远比躲在恐惧中更有意义。
如果你正处在类似的困境中,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点方向和勇气。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
有法律在,也有专业的律师愿意帮你找到出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