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如何起诉
一、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如何起诉
若要起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准备材料。撰写起诉状,清晰阐述诉讼请求,即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诉求,并说明事实与理由。同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财产来源证明、产权证书、银行流水等,以证实财产的性质及归属情况。
第二,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向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第三,提交起诉。携带准备好的起诉状、证据材料,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提交起诉申请。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缴纳用。
第四,庭前准备。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送达传票。在此期间,需进一步整理证据,准备好庭审发言,明确自身对的观点和依据。
第五,参加庭审。按传票指定时间、地点准时参加庭审。庭审过程中,遵循法庭秩序,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及辩论,充分表达诉求和意见。
第六,等待判决。庭审结束后,等待法院作出判决。对判决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如何执行
法院执行夫妻共同财产时,遵循法定程序。
首先,明确财产性质。会对涉案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审查判断,依据法律规定及相关证据确定。若财产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但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无特殊约定的,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确定执行范围。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会保障被执行人配偶的合法权益。通常会先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确定被执行人应享有的份额,然后针对该份额进行执行。
再者,采取执行措施。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夫妻共同财产中被执行人的份额部分。比如查封房产、冻结银行存款等,之后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实现债权。
此外,若被执行人配偶对执行有异议,可通过法定程序提出之诉,主张自身财产权益,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执行过程中严格依法进行,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夫妻二年后财产还是共同的吗
夫妻分居两年后,财产一般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通常归夫妻共同所有,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至生效或一方死亡之时。分居并不改变夫妻的婚姻关系状态,只要婚姻关系依旧存在,在此期间双方各自或共同取得的财产,若无特别约定,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比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收益等,不管是一方所得还是双方共同创造,原则上都是共同财产。不过,如果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在分居期间各自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这种情况下,分居期间各自取得的财产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归各自所有。总之,分居两年本身不必然改变财产的共同属性,关键看是否有财产归属的特别约定。
以上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如何起诉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公平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