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发现对方隐瞒财产,诉讼时效多长
一、离婚后发现对方隐瞒财产,诉讼时效多长
离婚后发现对方隐瞒财产,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当事人在离婚后,若发现另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或者伪造企图侵占自己财产的行为,可以自发现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需注意,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例如,若有证据表明一方通过异常行为转移财产,即便另一方当时未察觉,但从常理应能发现,可能会认定其应当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要及时收集对方隐瞒财产的证据,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超过三年诉讼时效起诉,对方可能会以超过时效进行抗辩,此时当事人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二、父母离婚后对孩子包括哪些
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探视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探望时间和方式的选择权。探视的时间和方式可以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如在周末、进行短时间探望,或者在寒暑假进行较长时间的共同生活等。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第二,与子女见面交流权。探视权的核心在于父母能够与子女直接见面、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陪伴孩子参加活动等。
第三,信息知悉权。不直接子女的一方有权了解子女的相关信息,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义务提供这些信息。
第四,临时照顾权。在特定情况下,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孩子进行临时照顾,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短暂居住等。
第五,参与重大事项决定权。对于涉及孩子的重大事项,如、医疗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以保障孩子的最大利益。
三、离婚后男方不让女方见小孩,请问合法吗
离婚后男方不让女方见小孩,这种行为不合法。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该权利受法律保护,目的在于保障不直接抚养方与子女的亲情交流,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男方阻止女方见小孩,违反了其协助女方行使探望权的法定义务。女方可先尝试与男方沟通协商,阐明自己依法享有探望权,要求男方配合履行协助义务。若协商无果,女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使探望权。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探望的时间、方式等作出判决。如果男方仍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法院可对男方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综上,男方的行为不合法,女方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探望子女的权利。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发现对方隐瞒财产,诉讼时效多长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