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还能不能办身份证?这是不是要寸步难行了?
某天突然想补办身份证,去派出所一问,工作人员却让你先“处理好个人信用问题”?你一头雾水,心想:“我只是欠了点网贷,又没偷没抢,怎么连身份证都办不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很多人都关心但又不太清楚的问题——网贷逾期了,到底能不能办身份证?
我得明确告诉你:能!
是的,你没听错,哪怕你的网贷已经逾期很久,甚至被催收、上了征信黑名单,只要你是中国公民,符合身份证办理的基本条件,比如身份属实、材料齐全、没有涉及刑事犯罪或被通缉等情形,你就完全有权利申请补办或换领身份证。
为什么会有“逾期就不能办证”的误解呢?
这其实源于一些民间传言和个别地方执行过程中的误操作,有些人可能因为逾期后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这时候确实会受到一系列限制,比如不能坐高铁、飞机,不能高消费,甚至子女上学受限,但请注意,这些限制并不包括禁止办理身份证。
身份证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身份凭证,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它和你的信用记录、债务状况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公安部门负责户籍和身份证管理,而征信系统归央行管,法院管执行,它们之间虽然有数据共享,但绝不会因为你在某个平台借了钱没还,就剥夺你作为公民的身份权利。
这里也有个例外情况:如果你因为网贷纠纷被起诉,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存在“逃避执行”的行为,比如伪造身份、使用假名、企图出境逃避债务等,那么公安机关在核实过程中可能会暂时限制相关业务办理,但这并不是因为“逾期”,而是因为你涉嫌妨碍司法执行。
再打个比方:身份证就像你的“人生通行证”,而网贷逾期更像是“财务违章”,你闯了红灯(逾期),交警可以罚你款、扣分,但不会因此没收你的驾驶证,同理,银行或平台可以追债、上征信、起诉你,但无权阻止你办理身份证。
以案说法:小李的“身份证危机”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三年前因为创业失败,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累计十几万,后来收入断档,全部逾期,催收电话不断,征信也黑了,但他一直没当回事,直到去年,他想去外地找工作,发现身份证快过期了,去派出所申请换领,却被窗口人员口头告知“系统显示你有严重逾期,建议先处理一下”。
小李慌了,以为自己再也拿不到身份证了,后来他找到我咨询,我们立即向当地公安局发出了书面法律意见函,指出其行为涉嫌行政不作为,并引用《居民身份证法》相关规定,三天后,派出所主动联系小李,道歉并为其正常办理了身份证。
这个案例说明: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可能存在认知偏差,但法律立场非常清晰——债务问题不能成为剥夺公民身份权利的理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规定: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的是高消费行为及部分出行、投资等权利,并未包含禁止办理身份证。《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的核心载体,属于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律师总结:
说到底,网贷逾期是一种民事债务纠纷,解决方式应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进行,它不该、也不能演变成对你基本公民权利的剥夺,身份证关乎出行、就业、就医、婚姻等方方面面,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工具。
请记住我的三点建议:
✅逾期不怕,但要积极面对——不要失联,尝试与平台协商延期或分期;
✅办身份证时若遇阻挠,坚决维权——要求对方出具书面依据,必要时可投诉或提起行政复议;
✅区分“失信惩戒”与“身份权利”——你是“欠钱没还”,不是“违法逃犯”,别让恐惧放大焦虑。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时困难不可怕,信用可以修复,人生从不因一张逾期单就彻底定型。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