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的能带吗?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合飞律师1周前 (09-13)普法百科4

每次出门坐飞机,最让人头疼的不是赶时间,而是过安检——明明东西不多,却总被拦下问东问西,朋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精心准备的护肤品被没收、心爱的小刀说不能带、连充电宝都要被查个底朝天?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坐飞机到底什么不能带?哪些是“隐形雷区”?又有哪些看似危险其实可以带上机的东西?

首先得明白,航空公司和机场安检不是故意刁难你,他们背后有一整套国家民航安全法规在支撑,航空运输对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因为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的能带吗?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咱们从几大类来梳理:

第一类:明令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的“黑名单”物品。
比如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警械警具这些,别说带上飞机,就是放在包里过安检都会立刻被控制,还有像催泪瓦斯、胡椒喷雾这类防身用品,虽然听起来是为了安全,但在密闭的机舱内一旦误喷,可能引发恐慌甚至影响飞行操作,所以也一律禁带。

第二类:易燃易爆品,碰都不能碰。
打火机?很多人以为一个两个没关系,但根据规定,普通旅客只能随身携带一个非自充式打火机或一盒安全火柴,多了不行,而且不能托运,至于酒精含量超过70%的消毒液、高度白酒(如52度以上)、汽油、油漆、烟花爆竹……统统不准上飞机,哪怕是你亲手酿的“传家酒”也不行。

第三类:液体类物品,最容易被忽略的“重灾区”。
这里要划重点了!我们常说的“100毫升规则”其实是这样的:所有液体、凝胶、喷雾类物品必须装在单个容器不超过100毫升的瓶子里,并且全部放进一个容量不超过1升、可重复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每人限带一个袋子。
这意味着,哪怕你有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喝了一半只剩80毫升,也不能带——因为原容器超标,同理,大瓶洗发水、乳液、面膜精华,就算没开封,也得托运。

第四类:电子设备与锂电池,藏着“隐形炸弹”。
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可以带,但注意:备用锂电池、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严禁托运。为什么?因为锂电池在货舱受压、高温或碰撞时极易自燃,而客舱内一旦冒烟,机组能第一时间处理,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60Wh(约相当于2万毫安时),超过100Wh但不超160Wh的需经航空公司批准,每人最多带两个;超过160Wh的,基本就别想了。

还有些“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带有锂电池的智能行李箱,如果电池不可拆卸,很多航司直接拒运,曾有乘客因智能箱子里的电池起火被拒登机,耽误行程不说,还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以案说法:一瓶香水惹的祸

去年夏天,杭州萧山机场发生一起典型事件,一位女士带着母亲出国旅游,在安检时被拦下——她背包里有三瓶香水,每瓶120毫升,她坚持认为“我只是用来喷着香香的,又不是武器”,情绪激动甚至投诉安检人员“歧视女性”,结果呢?三瓶香水全被没收,登机延误40分钟,母女俩最终错过了航班。

事后她找到律师咨询,想告机场赔偿损失,我告诉她:“很遗憾,败诉概率几乎是100%。” 因为根据《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31条,超过100毫升的液体不允许随身携带,这是全国统一标准,不存在性别歧视,只讲安全底线,她的行为属于明知故犯,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规则面前,情感用事没用,理解并遵守才是对自己负责。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三十二条: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者托运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6号)第三十一条: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应当出示有效乘机身份证件和有效乘机凭证,对旅客、有效乘机身份证件、有效乘机凭证信息一致的,民航安检机构应当加注验讫标识。
  • 附件一《禁止随身携带及托运物品目录》明确列出:枪支、爆炸物、管制器具、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等均不得携带。
  • 民航局发布的《旅客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运输指南》规定:酒精类消毒剂酒精浓度超过70%禁止携带,70%及以下的液态消毒剂需符合液态物品限制规定。

律师总结:

朋友们,坐飞机不是搬家,也不是自驾游,它是一场高度组织化、安全至上的集体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旅程的安全节点。带什么东西上飞机,从来不是“我觉得可以”的问题,而是“法律和安全允许不允许”的问题。

别为了省那点托运费去冒险,也别因为一时方便把隐患带上天,提前规划、分门别类、该托运就托运,既省心又安心,记住一句话:过不了安检的,不只是物品,更是你对规则的尊重程度。

下次出发前,花十分钟对照清单检查一遍行李,或许就能避免一场尴尬、一次延误,甚至一次法律风险,安全无小事,细节见专业——这不仅是对别人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温柔以待。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的能带吗?一不小心就违法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435885.html

标签:民用航空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的能带吗?一不小心就违法了!的相关文章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带不得?一不小心就被拦在安检口!

坐飞机这些东西你真带不得?一不小心就被拦在安检口!

兴冲冲地赶到场,行李塞得满满当当,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被告知“不能飞机”?那的心情,简直比误还糟,其实啊,很多人都清楚——到底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带飞机的?今天咱们来掰扯清楚,是为吓唬谁,而是想帮避开那“说清道明”雷区。 先说个最典型例子:液体类物品,很多人以为...

坐飞机什么东西不能带一不小心就违法这些隐形雷区踩过

兴冲冲地赶到场,过安检时却被拦下,被告知包里那瓶精华液超量,或者那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剪刀,居然不能带飞机?更离谱是,有人连自己带的充电宝超标都知道,结果被当场没收,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别急,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坐飞机什么东西不能带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每位旅客都该掌握“...

托运什么不能带?这些物品千万别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托运什么不能带这些物品千万别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在我们日常出行、搬家或发货过程中,选择托运服务已经成为种非常普遍方式,但很多人对“托运什么不能带个问题并没有清晰认识,结果可在过安检时被扣货,甚至面临罚款或者律追责。 托运并就能带的,尤其是涉及航空、铁路、快递物流等同运输方式时,每种渠道都有明确禁运清单,旦误带违...

动车什么不能带?这些物品千万别带上车,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动车什么不能带这些物品千万别上车,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是也经常动车出差、旅行或探亲?在打包行李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哪些东西其实是允许上动车?别个问题,错物品,仅可被拦下,耽误行程,还可面临罚款甚至律责任,今天我们来聊聊:动车到底什么不能带? 动车安检有多严?这些物品绝对禁止携! 每次进站前都要经过严格安...

什么车不能载人?很多车主不知道,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什么车不能载人?很多车主知道,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有没有在马路上见过一些“怪异”车辆,比如三轮车、叉车甚至洒水车里人?可能你会觉得好奇,甚至有人还会开玩笑说:“能坐就坐呗,又是没地方。”但事实上,并是所有车都载人。有车辆设计之初没有考虑载人功,强行搭载乘客仅危险,还涉嫌违法。 那么问题来,究竟什么车不能载人呢?我们...

转包是什么意思?一不小心就违法?搞工程的你真的懂吗?

转包是什么意思?一不小心就违法?搞工程的你真的

个项目,结果自己干完,或者压根想干,想“顺手”交给别人去做,还从中赚点差价?听起来挺美,对吧?但等等——有没有想过,种操作可已经踩到了法红线?没错,今天咱们来聊聊个在建筑、工程、甚至服务行业都经常被提起,却又常常被误解词:转包是什么意思? 先来打个比方,是个包工头,从...

坐飞机能带几条烟?坐飞机能带烟的数量限制

坐飞机能带几条烟?坐飞机能带数量限制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旅客乘国内航班时,每人每次可以随身携香烟数量为两条(400 支),超过个数量需要向航空公司申报并经过安检部门批准,而乘国际航班时,香烟数量则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前往美国旅客可以携两条香烟,前往英国旅客则可以携200 支香烟,需要注意是...

坐飞机能带多少酒?坐飞机能带数量限制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乘国内航班旅客可以随身携带一定数量酒类,但需符合以下条件:1、酒精浓度超过 70%酒类,可以携2 瓶(每瓶超过 500 毫升)。2、酒精浓度超过 70%酒类,允许随身携,只作为托运行李托运。需要注意是,航空公司可会有规定,建议在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