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产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父母遗产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父母遗产是否算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遗嘱中明确表明遗产只归夫妻一方所有,那么这部分遗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父母没有立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得到的遗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继承或接受而取得的财产,除遗嘱或者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不能简单地判定父母遗产一定是或者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关键在于是否有遗嘱明确规定遗产的归属情况。
二、遗产怎么分配
需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
如果存在有效遗嘱,按照遗嘱内容分配遗产。遗嘱需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在分配遗产时,会考虑特殊情况,比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三、女儿用父母算遗产吗
女儿用父母工龄买房是否算遗产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女儿以自己的名义使用父母工龄购买房屋,并且房屋产权登记在女儿名下。这种情况下,虽然使用了父母工龄可能享受了一定优惠,但房屋的购买主体是女儿,一般属于女儿的个人财产,不属于父母的遗产。
然而,如果存在特殊约定,例如家庭内部约定该房屋实际上是父母的财产,或者有证据表明购房款实际是由父母全额出资(即便使用女儿名义购买且用了父母工龄),那房屋的性质就可能会被认定为父母的财产,在父母去世后就可能成为遗产。
同时,如果房屋登记为父母和女儿共同共有,那父母所占份额在其去世后属于遗产范围,可以按照法定继承或者的方式进行分配。
以上是关于父母遗产算夫妻共同财产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公平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