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界定重大交通事故
一、怎么界定重大交通事故
重大交通事故的界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事故后果、责任认定等多方面因素。
从人员伤亡角度看,造成1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事故,一般会被认定为重大交通事故。例如,在一场车祸中有3位行人重伤,生命垂危,此情况很可能符合重大交通事故标准。
财产损失也是重要界定因素。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也属于重大交通事故。比如,车辆碰撞导致路边店铺损毁严重,经评估损失超过30万元,且涉事司机负主要责任并无力赔偿,就可认定。
在责任认定方面,若肇事者具有、毒驾、、驾驶无牌机动车等严重违法情形,同时造成一定后果,也会被界定为重大交通事故。
另外,重大交通事故在上可能涉及,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因此,准确界定重大交通事故,对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和赔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怎么开书
开具交通事故认定书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报警。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如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询问当事人和等。勘查内容包括事故车辆、道路状况、交通标志标线等情况。
其次,交警会对事故进行调查。调查双方当事人的驾驶资格、车辆状况、行驶路线、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同时,可能会检验、鉴定车辆的安全性能、车速等。
然后,在调查清楚事故原因和事实后,交警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最后,交警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书会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当事人无责任。当事人可在规定时间内到交警部门领取交通事故认定书。
三、怎么鉴定
逃逸的鉴定需从主客观多方面考量。
主观方面,逃逸者须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若当事人因受伤需救治、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等合理原因离开现场,且有证据证明其主观上无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则不认定为逃逸。
客观方面,有以下情形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一是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二是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驶离;三是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却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又返回;四是虽将伤者送医,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五是虽将伤者送医,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后离开;六是接受调查期间逃匿;七是离开现场且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表明应知情;八是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未留真实信息且强行离开。
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从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多维度判断,以确保准确认定。
以上是关于怎么界定重大交通事故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