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起诉怎么撤诉申请
一、离婚案起诉怎么撤诉申请
在离婚案起诉后申请撤诉,需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一步,要撰写撤诉申请书。该申请书应明确表明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还需写清申请撤诉的案件具体信息,像案号、案由(离婚纠纷),同时清晰阐述撤诉的请求和理由。理由可以是双方达成和解、准备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等。
第二步,提交撤诉申请。可以将写好的撤诉申请书递交给受理该离婚案件的人民法院。提交方式多样,能亲自到法院立案庭提交,也可通过邮寄方式送达。若委托了诉讼代理人,代理人也能代为提交。
第三步,等待法院审查。法院收到撤诉申请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判断撤诉是否出于申请人自愿,是否存在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
第四步,获取裁定结果。若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撤诉条件,会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若不符合条件,则会裁定不准撤诉。准予撤诉后,该离婚案件即终结诉讼程序。
二、离婚被起诉以后多久开庭
离婚被起诉后多久开庭,法律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通常,法院在立案后会根据案件的排期情况确定开庭时间。
一般来说,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为保障案件能按时审结,通常会在立案后一两个月左右安排开庭。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审限是六个月,法院可能会在立案后的两三个月左右安排开庭。
不过,实际开庭时间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法院案件数量多、排期紧张时,开庭时间可能会推迟;若一方申请延期举证、等,也会导致开庭时间延后。
当事人可通过联系承办法官或书记员,了解具体的开庭时间。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后,会按照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将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给原被告双方,告知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三、离婚被起诉后多久会判决
离婚被起诉后的判决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若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一般会采用简易程序。
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此外,若离婚诉讼中出现需要公告送达法律文书、评估鉴定等情况,会使案件审理时间增加。并且,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所以,离婚被起诉后判决的具体时间无法准确预估,要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和审理程序确定。
以上是关于离婚案起诉怎么撤诉申请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