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信用卡逾期,真的会影响政审吗?真相来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半夜刷着手机,突然想到自己那张快透支的信用卡,或者某笔网贷还没还清,心里“咯噔”一下:万一以后想考公务员、参军、进事业单位,政审会不会因为我这些逾期记录被刷下来?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经济困难导致信用“爆雷”,结果在人生关键节点上被“卡住”,今天这篇,不讲虚的,只说真话。
什么是“政审”?它到底查什么?
政审,全称政治审查,常见于公务员录用、参军入伍、入党、事业单位编制招聘等场景,它的核心是审查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以及社会关系是否“清白”。
很多人误以为政审就是查“有没有犯罪记录”,其实远不止如此。政审查的是“综合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 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刑事处罚、治安处罚)
- 是否存在严重失信行为(比如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个人品行是否端正(有无赌博、吸毒、嫖娼等劣迹)
- 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背景
看到这里,关键点来了:网贷和信用卡逾期本身不是犯罪,但它可能演变成“失信行为”,这就和政审挂钩了。
逾期≠政审不过,但“失信”会致命
我们来划重点:
单纯的、短期的、未被起诉的网贷或信用卡逾期,通常不会直接影响政审。
但!如果你的逾期已经发展到以下几种情况,那可就危险了:
被银行或网贷平台起诉,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
→ 这种情况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这是政审的“一票否决项”。被法院强制执行,名下财产被查封、冻结
→ 虽然还没上“老赖”名单,但执行记录在司法系统中留痕,政审时调取个人征信和司法记录,大概率会被视为“缺乏诚信”或“经济行为不端”。长期恶意拖欠,金额较大,被认定为“恶意透支”
→ 信用卡逾期金额超过5万,经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还款,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这就不是政审能不能过的问题了,而是要坐牢!
真正影响政审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逾期背后的“失信”或“违法”行为。
征信记录和政审到底什么关系?
很多人担心“征信黑了”会影响政审,这里要明确一点:
政审不直接调取“征信报告”,但会通过其他途径间接获取你的信用状况。
- 公安机关调取你的“违法犯罪记录”
- 组织部门查询你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背景调查中,单位可能委托第三方做“综合信用评估”
而一旦你上了“失信名单”,这些信息都会被政审部门掌握。“失信”在政审中被视为“道德品质有问题”,轻则影响录用,重则直接淘汰。
现实案例告诉你:别拿逾期不当回事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小李想考某地税务局公务员,笔试面试都第一,政审阶段却被刷了下来,原因是什么?
他大学期间借了网贷,后来换工作断了收入,逾期两年没还,平台起诉后法院判决还款,但他一直没履行,结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政审时,审查组一查司法记录,发现他“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直接认定“缺乏诚信,不符合录用条件”,两年努力,毁于一旦。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
建议参考:如何避免逾期影响政审?
及时处理逾期,哪怕分期也要还
→ 主动联系银行或平台,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被起诉。千万不要“失联”或“逃避”
→ 拖着不还、换号码跑路,只会让问题恶化。一旦被起诉,积极应诉,争取调解
→ 即使暂时没钱,也要出庭说明情况,争取达成还款协议,避免被强制执行。已经上“失信名单”的,尽快履行义务,申请移除
→ 履行完毕后,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一般5年内可消除。未来有政审打算的,提前一年查清自身信用和司法记录
→ 可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是否被列为被执行人。
相关法条参考:
《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
第七条:考察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
(三)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或者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本规定第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经催收后仍不归还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网贷信用卡逾期,不会直接让你政审不过,但一旦演变成“失信”或“违法”,那就是人生路上的一道硬伤。
政审查的不只是你有没有坐过牢,更看重你是不是一个守信、守法、有责任感的人。
信用,是现代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
别让一时的经济困难,毁了你未来的政治前途。
欠钱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早解决,早安心;早修复,早自由。
如果你正在逾期,别等政审那天才后悔。
就是最好的补救时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